失调名

杜鹃声劝不如归。
……蹙损远山眉。

作品评述

《失调名》是一首宋代的无名氏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杜鹃鸟的声音劝告人们回家的情景,同时也通过描写远山的蹙损眉头,表达了一种失调和不安的情绪。

诗中的杜鹃声劝人归家,可以理解为杜鹃鸟的鸣叫声在提醒人们回到自己的家园,回归安定和舒适的环境。这种劝告可能是因为外界的环境不稳定或者是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而诗中的远山蹙损眉,给人一种失调和不安的感觉。远山的眉头蹙损,可以理解为山势险峻,形成了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氛围。这种景象与杜鹃声劝人归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中的失调和不安情绪。

整首诗词通过对杜鹃声和远山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回归家园和安定的渴望,以及对于外界环境的不安和困惑。这种情绪的表达使得诗词具有一种深沉和思索的意味。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杜鹃声劝不如归,
远山眉蹙损。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集中在对于失调和不安情绪的描绘上。通过对杜鹃声和远山景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回归家园和安定的渴望,以及对于外界环境的不安和困惑。这种情绪的传达使得诗词具有一种深沉和思索的意味,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和归属的思考。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催成新夏荷浮翠,送尽余春柳褪绵。正是清和好时节,嫩柯娇叶媚晴天。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割内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渠坐事失官。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_之下。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

从此与君别,临行更一倾。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

朝量水田雪,暮量山田月。青山白水人如云,朝暮量田几时歇?尺田寸地须尽量,丝毫增入毋留藏。时旸时雨欣时康,我民欲报心未央。年年增赋输太仓,但愿山积垂无疆。安得长风天外起,吹倒昆仑填海水,更出桑田千万里。

雪晴天似水。风清月白,萧然三子。天巧难名,镂玉锼冰无此。却是同心异种,解敛聚、山林高致。谁不喜。花中隐德,人间真味。邂逅粲者相逢,似琼佩霓旌,九霄飞坠。移入铜瓶,付与野人凭几。满意*香嚼蕊,有浊酒、微吟相继。休唤起。明日此觥重洗。

苑中谁得从春游,想见渐台瓦欲流。御水曲随花影转,宫云低绕乐声留。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更觉至尊思虑远,不应全为拙倡优。

景景照幽房,荧荧吐焰长。昔年江上女,曾向乞余光。

素萼金英喷露开,倚风凝立独徘徊。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

朝辞城市哄,近寺向昏黄。步步贪山色,依依顾水光。群鱼犹出戏,归路倦高翔。正喜无人见,迎僧欲下堂。

鸡鸣天汉晓,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声生于气诗之体,于气要穷所从起。事制于义诗之理,于义要穷所从止。一元开辟三才矣,万世纲维十伦尔。我初传此无上宗,君今下我未到工。胸中周召次毕公,笔端雅颂余国风。不容阴阳作穷通,可与天地为始终。

士迫饥寒已变初,权门宁免曳长裾。帐纱所学明何事,却陷忠良草奏书。

瓷瓶蜡纸印丹砂,日铸春风出使家。白锦秋鹰微露爪,青瑶晓树未成芽。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唤醒老夫江海梦,呼儿索镜整乌纱。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箸啼红裁远衣。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

萍彩日相鲜,柳绵时暗度。无风亦生凉,有月助奇趣。偶来独坐时,爱此那能去。

雷海谭音出世雄,台岩香社冠禅丛。红炉点雪灵机密,翠径斑苔道步通。珠水滤罗晨漱净,豉莼萦筯午斋丰。归帆已应王臣供,金地天龙绕旧宫。

琼瑶为室玉为台,隔岸群花照水开。莫道此楼容易上,天香曾到此中来。

乌巨山前谈实谛,江郎岩畔逗真机。白虹示灭知何处,去采山桃又不归。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载酒酡杨颜,课饭饱桑腹。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懶龙入户养慷枝,罢听风雨却听诗。头角不争云雨会,精神如辅雪霜欺。莫教画手流傅去,生怕时人取次和。此腹可怜终不负,琅玕朝暮为君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