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过雨

酒恶病成恼,春深愁转加。
园林三月事,风雨一庭花。
燕幕自相语,蜂屯争趁衙。
傍栏迎霁色,溪上几人家。

作品评述

《晚春过雨》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春时节,雨过之后,酒令人感到厌恶,疾病使人烦扰,而春天的深处又增添了愁绪。园林中的事物在三月份格外引人注目,而风雨中的花朵也显得独具一格。燕子在自家的巢中彼此交谈,蜜蜂们争先恐后地在衙门附近筑巢。我站在栏杆旁迎接着雨后的明亮色彩,溪边有几户人家。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闷和忧愁。酒和疾病成为了他生活中的困扰,而春天的美景却无法完全消除他内心的痛苦。诗中的园林景物和雨后花朵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但诗人仍然感到孤独和忧伤。燕子和蜜蜂的行为则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和竞争。最后,诗人站在栏杆旁观赏雨后的景色,周围有几户人家,暗示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晚春时节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伤。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行为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外部世界相联系,使诗词更具有生动感和现实感。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人情世故中的孤独和苦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痛楚。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前朝老诸生,大半正邱首。投荒万里归,烦公问健否。往时望江宰,今为夏津吏。他日可教之,玉音尚无弃。

越井岗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古木多年无子孙,牛羊践踏成官道。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五日不出户,门前枫叶丹。清芬余橘柚,老色半林峦。社燕知时去,昏鸦取势盘。秋深多物色,应接未能安。

老鹤轩轩心万里。却被天风,吹入樊笼里。野态昂藏犹可喜。九皋宵泪流清*。宿鹭窥鱼痴计耳。整整丰标,谩说佳公子。月白风清天似水。

可笑常娥不了事,走却玉兔来人间。分寸不落猎犬口,滁州野叟获以还。霜毛蘴茸目睛殷,红绦金练相系擐。驰献旧守作异玩,况乃已在蓬莱山。月中辛勤莫捣药,桂旁杵臼今应闲。我欲拔毛为白笔,研朱写诗破公颜。

同门握手话分携,古路迢迢去莫追。却笑波心遗剑者,区区空记刻舟时。

百日田乾田父愁,只销一雨百无忧。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公择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莘老夜阑倾数斗,焚香默坐日生东。

日晚投山寺,萧然异人境。石房云气深,苔阶雨声冷。心清不成寐,篝灯对孤影。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

萧条林下寺,客至解尘鞍。雨过月逾白,夜深秋向寒。老僧无俗累,爱客故盘桓。之子静相对,松风清石栏。

生平耿耿不忘君,位下才高气不群。手取科名如拾芥,眼高富贵等浮云。只知世可行吾道,其奈天将丧此文。知遇莫酬今已矣,篇诗聊寓一哀云。

已惭叩户惊庄梦,更喜置床邻毕翁。新醅未熟不可尝,旧酒虽漓聊入用。道人深居怕宾客,老子频年惯行役。细听木杪风向息,起视月沈天正黑。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杨柳发初齐,春阴废苑西。故人乘醉别,新鸟傍愁啼。舟重全家去,诗多一路题。杏花开北郭,谁复共招携。

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悟来顿觉从前错。怎敢起心生恶。斡运蓬莱银廓。个内如抬掇。无中婴姹凭媒妁。须用黄婆为谑。和会出离琼椁。天上长安乐。

九载光阴俯仰间,百年人世几悲懽。竹楼梦断伤春晚,云壑书来喜岁寒。别久更怜诗笔健,愁多须和酒杯宽。相望江北江南路,柳絮随风又作团。

蒹葭蔼蔼树苍苍,平楚闲看益渺茫。驿路绕山多落木,孤城临水易斜阳。潮回近浦寒生雨,雁度遥天夜带霜。暂息征鞍瀛海上,烟波千里断人肠。

通衢隔辙断经过,门巷空无雀可罗。驱去儿童卧虚室,萧然惟一病维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