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我祀孔肃,神其安留。
容兴裴回,若止若浮。
洽此重觞,申以百羞。
无以对遗,万邦之休。

作品评述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提到了祭祀孔肃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诗人称赞孔肃神明庄重,泰然自若,既像静止又像漂浮。在这里,洽饮美酒,表达出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对自己的尊重和自豪。这种祭祀的仪式使人感到羞愧,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神明平起平坐,但同时也带来了万邦的和平与安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和对和平的向往。它展示了隋代社会的信仰和文化,以及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神明与和平的追求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神明的敬畏:通过祭祀孔肃,诗人表达了对神明的崇敬之情,认为神灵庄重且神秘不可测。这种敬畏之情体现了古人对于超越人类的存在的敬畏和畏惧。
2. 和平与安宁的向往:诗中描述了洽饮美酒的仪式,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这种仪式旨在祈求神明庇佑,使万邦安宁。诗人希望通过祭祀和祈求,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自省与自嘲:诗词中提到诗人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无法与神明相提并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自省和自嘲的情绪。诗人深知人类的渺小和有限,与神明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种自嘲使整首诗词更具人情味和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它展现了隋代社会的信仰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超越人类力量的敬畏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抚信元相近,乖离乃尔赊。何堪落湖外,动即阻天涯。叹我干微禄,期君起故家。文科须中早,学力更功加。

来时宫柳万丝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周道洽平,声动文成。周王弃善,俗移风变。哀乐异心,治乱殊音。心发言從,影响攸同。政行音类,埙篪靡异。实教化之所由,故能经乎天而纬乎地。

忍向父母墓,前头裸袒耕。农时每束带,犹自泣原平。

一树梧桐烂熳开,紫沉黄玉是花材。谁教着在朝阳地,勾引丹山老凤来。

令尹宣和气,冰花两度开。德星方此聚,瑞应瞥然来。玉篆萦红炬,天酥落酒杯。相持索新句,惭愧谪仙才。

谋国规模阔,绝人才具高。三朝千载过,四海一身劳。儒将通鸳序,枢庭握豹韬。皇家资柱石,天遽夺伊皋。

洙泗之学心为宗,以心会理俱圆融。皎如日月犹有蚀,岂可讲习无深功。仲祥家自有师友,个中尝指入门否。磨大约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灵台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此道周流无定名,此心微妙无定形。知随物诱心失位,思而不达空营营。为君再下一转语,敬以摄心思乃精。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

潺湲绕门水,未省濯缨尘。鸟散千岩曙,蜂来一径春。杉松还待客,芝朮不求人。宁学磻溪叟,逢时罢隐沦。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巫峡见巴东,迢迢半出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慢肤秋来困扑缘,手不胜拍身听旃。昨夜狞飙惬人意,一扫天宇何澄鲜。蚊子蚊孙与蚋伯,飞鸣适意须明年。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边载酒船。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东门送远客,车马正纷纷。旧识张京兆,新随刘领军。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一去丛台北,佳声几日闻。

林园瑟缩似高秋,门苍萧条若故侯。粗有百篇儿可诵,何须四海辙能周。怜才满世今谁是,好士如公独见优。父子曾闻自知己,朅来敢意许同游。

幼舆只合著山岩,误被恩光不盖惭。人怪衰翁烦尺一,心知造物赋朝三。飞腾岂少摩云鹘,蹙缩方同作茧蚕。安得公朝闵枯朽,早教归卧旧茆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