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傅山的《庚子二三月之间(其一)》
拼音和注音
qǐ fēi wù wài rén , jīng lún wèi shuí cu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物外:物外wùwài世外;世俗之外飘然物外。
经纶:(书)①(动)整理蚕丝,比喻治理国家:~济世|~天下。②(名)指政治才能:一展~|满腹~。
岂非:(副)用反问语气表示肯定,相当于“难道不是”:~怪事一桩?
外人:(名)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③指外国人。
傅山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原诗
岂非物外人,经纶为谁瘁。
细雨杏花下,今古得小憩。
物皆有自然,颜色谁点缀。
山河气概间,转更增妩媚。
游凫溯前渠,春绿艳于醉。
诱心如孩提,酣然冀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