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十咏其七大中塔

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
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
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

作品评述

《建溪十咏其七大中塔》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
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
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建溪地区的七座大中塔,通过描绘塔的景象和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和神圣的氛围。诗人运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塔与天空、自然和宇宙联系在一起,展示了建溪地区的壮丽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瑰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建溪地区的七座大中塔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和神圣的氛围。首句“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通过塔的高耸和矗立于寒空之中的形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接着,“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描绘了风铎和清梵的声音回荡于空中,晴朗的天空中彩虹映照着高耸的晴幡,给人以神秘而美丽的意象。接下来的两句“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描绘了香花散发着芬芳的香气,仿佛把整个海国都弥漫其中,塔的金碧色彩仿佛是在模拟天宫的壮丽景象。最后一句“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以绝顶登临之处来形容塔的高耸,将整个谿山都视为掌心之中,并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塔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建溪地区的大中塔,展现了壮丽的景观和神圣的氛围,同时也折射出佛教文化的瑰丽和诗人对于佛教的敬仰之情。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将塔与自然、宇宙相联系,赋予了塔以更加庄严肃穆和超凡脱俗的意义。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建溪地区的壮丽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瑰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瑞香蓓蕾破寒晴,稚子呼为紫素馨。万斛幽香量不尽,霜风吹送暮天青。

蓝田名冠古京华,诗匠移风更可夸。解使射生人改业,能令逐熟客安家。韩文公记存厅壁,王右丞居对县衙。见说偷闲偏往处,悟真寺最好烟霞。

未报贾船回。三径荒锄菊卧开。想得邻船霜笛罢,沾衣。不为涪翁更为谁。风力袅萸枝。酒面红鳞惬细吹。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颓。却向人间耐盛衰。

依山仍负郭。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踪远紧,蝇头蜗角。休嗤句弱。赋郊居、何攘沈约。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风帘絮幕。筑新槛,种花药。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待开池、胜起林亭,共同宴乐。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破臘连空粉絮飘,离离一番长山苗。旗亭谁氏来沽酒,台笠何人去採樵。背日旋依松涧積,迎风先傍藥畦消。袁安此际偏无赖,独掩闲门对一瓢。

风枝雨叶渐成阴,扫退浮红浪紫尘。惭我老苍留本色,安排晚景见新春。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万里一身同影到,自馀无物与偕来。箧中骤富人休怪,新得明不十一枚。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如何是佛烂冬瓜,咬著冰霜透齿牙。根蒂虽然无窖子,一年一度一开花。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昔游有遗迹,枯墨存高甍。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前望邗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早为归耕计,免惭老曾荣。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曾见方言识,曾闻始谓知。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尘壁苍茫有旧题,十年重见一伤悲。野僧欲与论前事,自说年多不复知。

壮士血相视,斯人已云亡。哀哀失木狖,夜深经战场。

熟知明主可忠言,奏牍方陈意已传。人言能逊千乘国,我自能补九重天。拔山转石孰难易,烂额徙薪谁后先。不用更论如许事,把君征袂且茫然。

年事依稀鬓复青,看书细字眼犹明。池边自种桃初熟,篱下曾枯竹再生。已觉貂蝉除世念,未妨龟鹤伴诗情。日供薪水门人职,准拟金丹点铁成。

闽海谁云易作霖,雾霜三日但阴阴。笑把屠苏问童稚,何渠水旱不经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