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西涯

拂树穿云二里堤,绿阴深处鹁鸠啼。
背城古路车尘少,隔岸人家酒幔低。
清爱野僧来紫衲,醉扶童子当青藜。
相逢却恐知名姓,不向慈恩寺里题。

作品评述

《再经西涯》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拂树穿云二里堤,
绿阴深处鹁鸠啼。
背城古路车尘少,
隔岸人家酒幔低。

清爱野僧来紫衲,
醉扶童子当青藜。
相逢却恐知名姓,
不向慈恩寺里题。

诗词中的“拂树穿云二里堤”描绘了一条沿河而建的堤岸,堤上的树木拂动云彩,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绿阴深处的鹁鸠鸣叫,更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生趣。

接下来的两句“背城古路车尘少,隔岸人家酒幔低”描绘了远离城市的景象。背离城市的古老道路上,车马的尘土很少,河对岸的人家酒帘低垂,显示出一种宁静和清幽的氛围。

下一联“清爱野僧来紫衲,醉扶童子当青藜”展示了一幅清静的场景。一位身着紫色袈裟的野僧来到这里,醉倚绿藜,扶着一个小童,形成一幅宜人的画面。这里表现出作者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两句“相逢却恐知名姓,不向慈恩寺里题”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地方与他人相遇时的心情。作者担心如果自己透露身份,可能会被人所知晓,因此不愿意在慈恩寺里题字留名。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选择。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宁静、清幽的自然环境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远离尘嚣的向往和追求。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平和、恬静的意境,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虚静生活的热爱和推崇。

诗词推荐

章台陌上试金鞍,文君镜中描远山。黄霸功隳王吉老,五日京兆得偷闲。

高台跨崇冈,檐宇锁空雾。新晴洗双目。十里在跬步。霏霏渔蒲烟,冉冉富春树。风花不我私,何以理愁绪。谁梳白玉窗,中有浮云度。浮云吹不开,不见行人去。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花间炼药人,鸡犬和乳窦。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欲骖白霓去,且为

闻说营新第,无从贺落成。门庭山水色,楼阁管弦声。海内二三杰,胸中十万兵。宁为一区计,不使九州平。

首句,为新得园池,成公志也。公洎可行都司各和二首,桢和二首。既而可行董浚筑之役,竣事,复八赓公韵,公亦和之,愈出而愈奇,有本者如是夫。公命熙复赓,而鼯技穷矣,搜枯得九首,并倡为十阕,谨录以呈,优希指教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绿野机务。春花秋月冬宜雪,夏有芰风荷

至日行时令,登台约礼文。官称伯赵氏,色辨五方云。昼漏听初发,阳光望渐分。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群。惠爱周微物,生灵荷圣君。长当有嘉瑞,郁郁复纷纷。

对门三日罢晨炊,无处傭身老画师。安得化山为饭颗,大家鼓腹太平时。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於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簇真香。似风前拆麝囊。嫩紫轻红,间斗异芳。风流富贵,自觉兰蕙荒。独占蕊珠春光。绣结流苏密致,魂梦悠飏。气融液散满洞房。朝寒料峭,殢娇不易当。着意要得韩郎。

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一倾鼎否一番新,但见新人笑故人。元佑至今迭更化,崇宁以后几权臣。曾趋嘉定改元诏,又贺端平第一春。长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陈。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鴃舌问三苏。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梦觉谁呼小玉频,分灯魔女笑波旬。暮年禅悦浑知味,少日文章岂有神。赤脚玉川容老婢,绿珠金谷漫佳人。玄冥不是梅花主,开尽南枝付与春。

绮罗香风翡翠车,清明独傍芙蓉渠。上有云鬟洞仙女,垂罗掩縠烟中语。风月频惊桃李时,沧波久别鸳鸿侣。欲传一札孤飞翼,山长水远无消息。却锁重门一院深,半夜空庭明月色。深院梧桐夹金井,上有辘轳青丝索。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迢迢碧甃千馀尺,竟日倚阑空叹息。

相从同是日边人,两见江南碧草生。冯铗车鱼初倦客,梁山风雨苦思亲。虹桥刻柱前盟苦,兽锦裁囊丽曲新。袍雪纷纷君莫顾,汉皇终自识平津。

道路多荆棘,尘埃满客衣。西风九日至,往事百年非。王粲思何切,冯驩叹未归。只因江汉远,却使雁鸿稀。

普贤行愿等三千,正是清明首夏天。要是见大人境界,月明常照御楼前。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