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人不扰,政已和。
世虑寡,山情多。
——皎然
禅客至,墨卿过。
兴既洽,情如何。
——崔逵

作品评述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皎然。诗词的内容是用对联的形式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人不扰,政已和。
世虑寡,山情多。
皎然禅客至,墨卿过。
兴既洽,情如何。
崔逵。

诗词的诗意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祥和的山间景象,从中抒发对现世烦忧的厌倦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对人心的写照:诗中的“人不扰,政已和。”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不受世俗纷扰,远离政治之喧嚣。

2. 对山的描绘:诗中的“世虑寡,山情多。”将山的景色与人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水之情,认为山之宁静可以洗涤心灵,舒缓世间之困扰。

3. 对墨卿与崔逵的描写:诗中的“皎然禅客至,墨卿过。”描绘了两位客人的到来,墨卿与崔逵可能是时代上的名人,他们来到这片山水之间,与作者一起共享这份山间的宁静与美好。

4. 对心灵的洽悦:诗中的“兴既洽,情如何。”表达了作者在这片山间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此时的情绪是如此和谐与洽悦。

整支诗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山景和人心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给人以舒适和慰藉。同时,通过描写墨卿与崔逵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分享这份宁静与快乐的愿望。整首诗词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安宁与远离世俗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诗词推荐

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朱陆氏。鹅湖许多公案,烧了没一些事。

我久欲作三老诗,苦无佳句能解颐。抽轧鄙思成无期,有语欲吐还茹之。忽得新篇向此诗,恍如春草生谢池。明珠万斛光陆离,璀璨不减珊瑚枝。压倒元白头欲垂,直与李杜肩相差,使我手把不停披。忆昨梅花吐琼蕤,枝头爱日有舒迟。虽恨捧觞无翠眉,吾人臭味自相宜,花下清欢聊共追。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

驻颜元不待丹砂,筋力浑如昔建牙。剥尽皮毛真理窟,分些膏馥与儒家。苦吟寒谷应生黍,罢讲诸天亦雨花。自笑一生迷传注,傥容北面学南华。

蛮触杂奔竞,蝇蚋纷争喧。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轩。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壮士万里怀,肯谢漂母餐。古来王佐才,多在耕钓间。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湖滨儜立应相望,一信樵风晚未归。

老去玄衣敝,归来白屋寒。故书多散失,时事转艰难。背日松悭长,经霜菊尽乾。邻翁犹念旧,扶杖数相看。

一交销取万黄金,将病求医在用心。化尽此身成药树,不妨栽得病根深。

柳未摇金草未芽,寻幽逸兴属诗家。不辞山下五六里,为爱枝头三四花。喷月清香犹吝惜,印溪疏影恣横斜。固应羞涩怯寒峭,结子成阴已有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婢妾纷纷只谩争,美人后出更倾城。东君可是多情思,留取妖容作饯行。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男儿志。

愚悃无华敢自欺,寸诚珍重吏民知。东风重倚庭前树,送别人情似到时。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罢奏笙篁夜欲阑,银河光浸紫微寒。星移月暗无消息,客散云楼酒椀乾。

布榖声中日脚收,瘦藤叫我看西畴。露珠走上青秧叶,不到梢头便肯休。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腊天风景最无常,儿造颠狂亦有方。将放雪飞连夜雨,欲留晴往一朝霜。城头柳色吟边动,山曲梅花梦里香。身在黄尘三尺外,静中无日不春光。

君才可从六龙飞,便合超腾向日畿。曾使诸生馆下立,又骑一马醉中归。江山得助云蒸笔,桃李不言春上机。归去来园花似海,子行吾且闭柴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