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

似有楼台处,微闻钟磬声。
溪横前路绝,人在别峰行。
天远水云淡,春深花柳明。
如果解尘鞅,亲和法王城。

作品评述

《西岩》是宋代诗人张祁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似有楼台处,
微闻钟磬声。
溪横前路绝,
人在别峰行。
天远水云淡,
春深花柳明。
如果解尘鞅,
亲和法王城。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开篇写道“似有楼台处,微闻钟磬声”,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好像在遥远的地方能够看到楼台的存在,并且能够隐约听到钟磬的声音。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接着诗中写到“溪横前路绝,人在别峰行”,描绘了溪水横在前方的路上,形成了一种阻隔的景象。人在行走时,需要绕过这条溪流,走上另外的山峰。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旅途,常常会遇到困难和阻碍,但是人们仍然要继续前行。

下一句“天远水云淡,春深花柳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天空遥远,水和云朦胧,春天已经深入,花草树木的景色格外明亮。这种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和生机盎然的感觉。

最后两句“如果解尘鞅,亲和法王城”,可以理解为如果能够解脱尘世的束缚,与佛法相亲相和,就能够达到一种纯净而祥和的境地,这里指的是法王城,象征着佛教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净化的向往。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借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境界的追求。整篇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诗词推荐

道士矶边浪蹴天,郎官湖上月侵船。暮年自度无因到,且与沙鸥作後缘。

雅淡轻盈如语。碧玉枝头娇处。钩月衫凌波,彷佛湘江烟路。凝伫。凝伫。不似梨花带雨。

俊兄才学众人知,富贵功名自有时。海运今看鹏怒击,韶成始是凤来仪。状头谩诧文阶峻,榜眼常多紫绶垂。家有郑公遗笏在,一闻吉语即相贻。

久狎渔樵作往还,晓风宫殿梦催班。邻娃似与春争道,酥滴花枝彩剪幡。

夏园甘果熟,日觉树林稀。休笑道傍李,无人摘自肥。

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抚背恩虽同骨肉,拥旄名未敌功勋。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昭回云汉揭天章,忽到人间足宠光。必有颺言兴率作,不须击筑叹飞扬。湛恩汪濊倾多士,密意绸缪际万方。何幸小臣陪俊造,一如丰草在成康。

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棹时敲瑟瑟山。

北固城头夜雨,西津渡口烟波。白发人人自老,青山处处还多。

觉性从来具足,天真本自完全。浮生多被眼睛瞒。并月空花缭乱。八识元从孰起,六根本是谁般。豁然打破这疑团。吾道分明一贯。

九折阪,七尺身。回车为孝子,叱驭为忠臣。孝子身为亲,忠臣身为君。七尺身,九折道,叱驭归来人未老。回头试问回车翁,何曾得葬琅琊草?

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沉。服勤因念劬劳重,思养徒怀感慨深。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家林千里遥相忆,几度停车一怅吟。

蚕月雨冥冥,愁云满太清。庭阶犹积润,沟港更繁声。嫩绿应浮野,余凉稍及城。隋河今不浅,放艇欲南征。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不出不在,不失不坏。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三千界里放光明,双六盘中休喝彩。

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

忽忽年来事,栖栖老后怀。鸟归巢断木,蚁出漏空阶。吾道偏宜懒,江河不可排。秋风一雨歇,山色满虚斋。

昭代多诸老,惟公有典刑。上方思旧弼,天亦畀修龄。竟委元成笏,俄传有道铭。只期麟阁上,遗像拜丹青。

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

浮云卷尽绮霞明,藜杖扶行得晚清。斜日水边鸂鶒影,孤烟林外鹁鸠声。且从乐处安心地,可向艰时触志兵。幽意欲言言不得,因君聊复动诗情。

名句推荐

出自城北门,周览快心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