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

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
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
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
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
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鴃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作品评述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
茅草房屋破损无法修补,唉,朋友啊,你的贫困。
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
菜园里蔬菜长得茂盛,人却愈发消瘦,灶台闲置井水却常常打来。
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
我想要过上简朴的生活,脱去华丽的衣服,劝说他人一同坐下。
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
在池塘旁建起虚拟的房屋,雨水急速落在瓦片上,发出崭新的声响。
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
有客人来临,带来美酒佳肴,果实成熟了,多么令人欣喜。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红艳的荔枝果皮破裂,露出晶莹的果肉,黄色的柑橘散发出芬芳的汁液。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借给我三亩土地,我要在这里建茅草房,与你成为邻居。
鴃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如果能学到鸟鸣的技艺,就能传授给黎族的人民。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贫困生活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茅草房屋破损、菜园丰收却人瘦、灶台闲置等描绘出贫困的生活状况。苏轼表示想要过上简朴的生活,不再追求繁华和富裕。他希望能与朋友一同坐下,共同分享简单的生活乐趣。诗中出现的果实成熟、美酒佳肴等描绘了丰收和喜悦的场景。最后,苏轼希望能借用土地,与朋友成为邻居,以此来实现自己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希望将自己所学传授给黎族人民的愿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绘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苏轼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了精神追求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它让人思考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物质的价值观,并呼唤人们重视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享受。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庞公幸是一家人,药峤何须礼过勤。只为礼繁偏致乱,那堪雪也落纷纷。

北门缭绕出东门,一处亭台酒一巡。景物欣欣乐知己,柳容花貌越精神。

薰炉驱俗氛,茗碗破尘虑。披襟六月凉,乘此欲归去。

抱石亲征泽潞时,艰难犹想旧开基。官军不守河阳渡,回首桥山泪欲垂。

密云今日破郊西,疏雨潇潇未作泥。要及清闲同笑语,行看衰病费扶携。花前白酒倾云液,户外青骢响月题。不用临风苦挥泪,君家自与竹林齐。(贡父诗中有不及与其兄原父同时之叹,然其兄子仲冯今为起居舍人。)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何事书生走羸马,原州城下又添兵。

白虹流光横太虚,蚌胎进出明月珠。紫瞳照席秋制电,渥洼突出苍龙驹。前年得子瘦如竹,失马未必不为福。今年得子燕颔丰,会看万里飞食肉。徐君发白颜且酡,晚而得子未足多。明年为君招取杜陵老,来作徐卿二子歌。

百草雨中死,群乌天际飞。风尘时变灭,世事日乖违。弘景挂冠去,少陵徒步归。丁宁剑歌叟,得酒且忘机。

倚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清。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道义相从自一宗,世人扰扰等鸡虫。桂坊素袭多文富,橘隐何忧五鬼穷。宽以平田为日用,笑将逆境付天公。何时王翰相邻住,樽酒论诗两醉翁。

古台数亩平岗连,莽苍瘦竹生寒烟。虾蟆不食海月在,夜久帖角回婵娟。今人莫论曾费筑,昔人已往谁知年。三茅京岘必可望,终欲相与吟云泉。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双袖貯疏凉,六幕净余滓。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窗峰碧巑巑,陇麦青靡靡。诗人笔欲髠,行子步难跬。虀盐老青衫,文字乱乌几。咄咄怪书空,呜呜热浮耳。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鸾孤凤支。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一味凄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解带行苍藓,移身坐绿阴。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寺枕丹霞五月凉,藕花数朵碧漪塘。梵天幻出水云锦,法雨洗空时世妆。七宝池边分得种,大乘经里喷来香。是花是色只如是,笑拍阑干何有乡。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浮图萧瑟入虚空,一聚全身罔像中。传马祖心开佛印,识龙潜主示神通。毫光委坠江楼月,道气馨香海岸风。此地化缘才始尽,更於何处动魔宫。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不用天河洗甲兵,只凭直道致升平。三王事业贤臣主,一代师儒难弟兄。屡薄赋徭民鼓舞,尽除氛翳国清明。休将前古论今日,万古无人敢抗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