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黄提刑致语口号

当年天下无双誉,此日朝中第一人。
坐使黄流随指顾,即看丹阁画精神。
天威行复朝三接,和气今如物再春。
肯驻行轩慰离索,听歌举白莫辞频。

作品评述

《宴黄提刑致语口号》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主人公是当时的提刑官黄提刑,他以其卓越的声望和才能成为朝中最受推崇的人物。

诗中描述了黄提刑的威严和风采。他的一指之顾即可使黄河水流改变方向,且他的神情如同丹阁中的精美画作。作者借此表达了黄提刑的权威和魅力。

黄提刑的声望高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的威严和亲和力使得朝中的权臣们都愿意亲近他,和他相处就如同春天般温暖和谐。即使是那些远离权力的人,也会停下脚步,欣赏他的歌声,不厌其烦地举杯与他共饮。

这首诗以形容黄提刑的伟大和令人钦佩的形象,展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黄提刑的赞美,诗人也间接地表达了对正直和智慧的崇敬,以及对权力正确行使的期待。

总之,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当时备受推崇的提刑官黄提刑的形象和影响力,展现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正直和智慧的赞美。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小桃零乱逐东风,繁杏枝桃次第红。把酒直须连日持,春光一半已成空。

鳞鳞新绿涨篙竿,飞雁声中岁已阑。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

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峭壁直上无攀援,悬磴十步九屈盘。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山中遗人耕紫烟。又有白玉万仞之飞泉,喷崖直泻蛟龙渊。丰堂广殿何言言,阶脚插入斗牛间。樛枝古木不记年,空槎枵然卧道边。幽花自婵娟,林深为谁妍。但见尘消境静翔白鹤,吟清猿,雏禽

思文圣祖,长发其祥。锡义蕃衍,德厚流光。眷命自天,卜世聿昌。祗肃孝享,降福无疆。

三川皆震大灾异,汴水绝流上帝仁。不使六龙远巡幸,兴王旧地福重新。

讲退临流独倚筇,尘埃无处寄闲踪。青山归去心长在,白发生来事转慵。门径草深梅雨歇,像龛灯暗水烟浓。相知唯有摇松客,时辱音书慰病容。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

民情可但绝愁嗟,吏辅可等受挝。教谕久知风偃草,山行聊赋雪飞花。牛刀试用终称屈,凤诏缄春定拜嘉。稳上要津吾拭目,角犀冰峙鬓如鸦。

家住吴王旧苑东,屋头山水胜屏风。寻常梦在秋江上,钓艇游扬藕叶中。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纷纷红紫泄天机,已是山城春半时。顾我逢花须泥饮,高情难许俗人知。

放形锄色恐成光,斲垩能令鼻不伤。自信放鱼真得计,却怜挟策亦亡羊。刃投有间多余地,语到无言辄自忘。扰扰世纷何足问,松窗终日独彷徨。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只要君流眄,君倾国自倾。

青山锁连环,白间走鸣濑。迷津毫发间,舟与危石会。回渊聚浮沫,断壁余澎湃。玩奇心若惊,览景自不逮。悠然一回首,孤驿已茫昧。停桡念经历,履地犹旋愦。悲风啸枯林,暮野云相盖。隔船闻和歌,沽酒慰疲怠。

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奏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

朝霞藻绘舜衣裳,天碧山青认赭黄。忆得御炉烟直下,紫宸辞罢过宫廊。

帖中书督字,法当为笃,世间岂有不识字参寥子耶。应世以文,特师以文,特师之粗,于此乎何拘,维以观其书。

驱车夜出城,佳月傍人明。始向山头见,还同水面行。问途几一舍,投宿已三更。露湿衣裘冷,吾生笑自轻。

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