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疏遗恨》之绣床

月沈花谢事堪伤,春树红颜梦短长;
只有绣床针线在,残绒留得口脂香。

作品评述

《绮疏遗恨》之绣床

译文:
月沉花谢,令人感伤,
春天的树上,红颜梦幻短暂;
唯有绣床上的针线,
留下了残留的绒毛,散发着口脂的芬芳。

诗意:
这首诗《绮疏遗恨》之绣床,表达了诗人在明代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光阴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以月沉花谢的景象,描绘了岁月的无情流逝,而春天的树上所象征的青春和美丽,则更加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然而,唯有绣床上的针线,以及残留的绒毛和口脂的香气,成为了时间中的留存和回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与绣床上的针线相对照,凸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叹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求。诗中的“绮疏遗恨”一词,传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法挽回的遗憾。绣床作为诗人的隐喻,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和情感寄托。绣床上的针线和残留的绒毛,则象征着时间中的点滴回忆和永恒的美好。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美好回忆的感慨巧妙地表达出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绣床的描绘,将人生与艺术相结合,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对于时光流转和回忆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感人的情感,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闻醉金陵酒,高歌李白楼。书来牛渚夕,赋罢凤台秋。径竹裁青简,江花照绮裘。从来何水部,头白尚风流。

苍山古木书堂屿,北出湘水百余步。谁为往来亏世界,至今人指安禅处。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不知我身今是否,空记名称作堂住。

汉家官兵名羽林,臂膺走马长楸阴。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黄须儿战邺下次军,白袍兵劫花门寨。义军转阃无已时,就令虏得名王归。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

笑予生多癖,非酒病,即书囚。任世态翻腾,亥讹成豕,沉变为尤。中条有亭无羔,论三休吾更早宜休。方外青山故在,镜中白发新收。天风锵佩下琼楼。心事付东流。向一壑云深,三年梦熟,八表神游。渊明苦无多语,只高标千古邈难俦。老子新衔自署,醉乡谈笑封侯。

晚步洛河滩,河滩石万般。青黄有长短,大小或方圆。考彼多无数,求其用实难。琅玕在何处,止可使人叹。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荒村古岸谁家在,野水浮云处处愁。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琉璃翦叶碧团团,收拾繁枝径尺寒。举赠诗翁知有意,要令饱看鹤头丹。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及早游方及早归,参禅须是后生时。傍人不必轻相笑,临际元呼小厮儿。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虞琴起歌咏,汉筑

野性最於鱼鸟亲,自知不是世间人。生成雪壑冰崖面,收得烟蓑雨笠身。杨柳春来青眼旧,山林老去白头新。毋多感慨令君瘦,独立斜阳一欠伸。

何必游嵩少。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发如此、临流羞照。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曾不满,达人笑。当年玉振于江表。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偶落笔、不经人道。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

一霎狂云惊雨过,月华恰到帘帷。槛前叠石翠参差。洞房相见处,灯火乍凉时。睡玉眠花愁夜短,匆匆共惜佳期。风梧不动酒醒迟。好同蝴蝶梦,飞上凤皇枝。

满卷变离骚,欧公一素袍。岂惟将厚意,要使丐残膏。宿草成千古,生刍为一号。虽无韩子诔,贞曜本来高。

春又晚。杨柳晓莺啼断。落尽残红余片片。风狂都不管。作客惟嫌酒浅。未敌闲愁一半。人与青山谁近远。可怜春梦短。

归然飞阁榜凝霜,雪散冰丸却暑方。治郡风流无处觅,只应栋宇是甘棠。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