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甘露寺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作品评述

《登甘露寺》是唐代诗人周繇所作的一首诗,描述了登上甘露寺所看到的美景和寺内的僧侣们的生活场景。

《登甘露寺》诗中描绘了盘江上的层层山峦,峭壁上垂下一些藤蔓。寺庙大门上锁着南朝时期的佛教雕像,供奉着以外国僧侣为主的龛。海浪拍打着石阶,山雨洒在寺庙的窗灯上。日暮时分,疏疏落落的钟声从甘露寺中响起,远远传到广陵城中。

整首诗以甘露寺为中心,通过描绘寺庙的自然环境和寺内的僧人活动,展示了甘露寺的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通过山峦、藤蔓、雕像、海浪等形象描绘,营造出一幅山水田园般的景象,同时传达出对佛教信仰和宗教场所的敬仰之情。

诗词的译文如下:

登上甘露寺,
盘江上层层山峦。
山峭壁上垂藤蔓。
寺庙大门上锁,
南朝时期的佛像;
龛台上供奉,
外国僧侣。

海浪拍砌石阶,
山雨洒窗边的灯。
夜幕降临,
疏疏落落的钟声,
回荡在广陵城中。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景物的对比,展示了登上甘露寺的美景,并表达出对佛教信仰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山峦、藤蔓、雕像、海浪等景物,展示了甘露寺的宁静祥和,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境界。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宗教为主题,融入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宗教元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诗词推荐

马头雪絮舞花深,便觉新阳改故阴。天上素光开玉府,眼前一色是琼林。定知洄曲师当捷,且把新丰酒独斟。万木怯寒头正缩,梅花一点露春心。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算驱驰三十余岁,只将光景虚度。野云本是无心物,办得几多霖雨。还自许。量绵力粗才,犹可松筠主。天方见与。把村落溪山,风烟朝夕,着在最佳处。青年志,万一容裨当宁。何惭与哙为伍。归来千仞冈头看,却笑瓮天飞舞。方学圃。要摘我园蔬,细和渊明句。**醉语。道咫尺重阳,

漠漠复溶溶,乘春任所从。映林初展叶,触石未成峰。旭日消寒翠,晴烟点净容。霏微将似灭,深浅又如重。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空馀负樵者,岭上自相逢。

皓鹤相从我,衰颜每为开。忽闻渠翅折,频使我心摧。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祸来。纵令医得活,无复见毡毸。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

五羊一住阅三冬,谙尽人情与土风。医拙市空多药物,肉平官又少庖工。大寒气候初中伏,稚子颜容七十翁。天下岂无游宦处,吾车不复指南中。

家藏歌吹只西邻,吹落梅花歌落尘。百叶桃开深院里,输它白发有情人。

此生甘分老吴阊,万卷图书一草堂。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跏趺说法蒲团软,鞋袜寻芳杏酪香。只此便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阳。

花下朦胧作桂看,细评香影一般般。唤醒二十年前梦,依旧身游在广寒。

清虚日集人当瘦,粪壤不资梅合癯。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卧看游丝媚远天,起寻幽径却茫然。句成落絮飞花里,心在残霞夕照边。无复双鱼传尺素,空余宝瑟思华年。老来情味人应笑,白首伤春只醉眠。

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微情,奈侬身苦何!

六十曰耆七十稀,西山能有几□□。宾鸿蛰燕秋如故,朗月清风事总非。美酒难求周九鼎,丽人多僭管三归。衰荣颠倒知何意,草上谁家露不晞。

三两芙蓉并水丛,向人能白亦能红。浩然不在芍药下,如何独占晚秋风。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树影新犹薄,池光晚尚寒。遥闻有花发,骑马暂行看。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