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

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栽。
为米折腰刚不就,翻然解印赋归来。

作品评述

《陶潛》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徐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栽。
为米折腰刚不就,翻然解印赋归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陶潜(徐钧)种植秫米的情景。陶潜用自己的公田种植秫米,以供应给朋友们享用美酒。他亲自在三条小径上种植了黄色的花朵。尽管他身体劳累,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农活,不屈不挠地为了稻米而弯腰劳作。最终,他完成了赋税的任务,解下了印章,带着满足和喜悦归来。

赏析:
《陶潛》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种植秫米的过程,表达了陶潜勤劳务实的品质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他亲自动手栽种黄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田的关怀。尽管劳作辛苦,但他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诗中的"公田"意味着这片土地不属于个人所有,而是属于公共利益,这体现了作者的公共精神和奉献精神。他种植秫米,是为了供应朋友们享受美酒,显示了他对友谊和人情的重视。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完成了赋税的任务,解印归来的喜悦之情。这里的"解印赋归来"可以理解为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解除了繁重的负担,回归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作者陶潜的性格和态度,传递了对朴实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奉献精神的肯定。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责任的独特感悟,表达了一种向往简单生活的心境。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诗词推荐

帘吏今尤重,朝家诏举频。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职业忧劳甚,游从笑语真。空令行路叹,没后见清贫。

拣发亭移昼,临风手独搔。愁添丝几缕,老怯鬓双毛。自叹头颅薄,空怀胆气豪。年华莫相逼,疏栉已细缫。

葳蕤华结情,婉转风含思。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春人心生思,思心常为君。

昨者腾章奏发仓,今兹飞檄议驱蝗。四无告者仅一饱,七不堪中仍百忙。皦日自能临俯仰,浮云宁解制行藏?求田问舍亦何有,岁晚倦游思故乡。

祗荷坤德,钦若乾灵。惭惕罔置,兴居匪宁。恭崇礼则,肃奉仪形。惟凭展敬,敢荐非馨。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铅华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赪锦支绿绮,韵同相感深。千年古涧石,八月秋堂琴。引出山水思,助成金玉音。人间无可比,比我与君心。

湖山风月属新收,一片高寒百尺头。试手步檐曾不夜,振衣风磴已知秋。平疑素魄来窥发,直上青天可溯流。何处鹊飞还绕树,八年看我走三州。

虽云误失风霜操,不替调羹为子贤。

蓬莱别有洞中天,摇曳祥云五色鲜。不是凡人常到处,精修要实在心专。

有人教我向衡阳,一度思归欲断肠。为报艳妻兼少女,与吾觅取朗州场。

静极占鸦鹊,閒来弃简书。风停思晚醉,泥软便春耡。透屋哀歌切,怀人吉梦疏。馀樽须共倒,莫惜过吾庐。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尘劫坐空,世缘居简。閒閒淡淡枯木云,沥沥漉漉通身眼。森罗万像同条,莫道个人檐板。

盘馔春多笋,厨薪泾带苔。

家山三百里,处处逐流水。舟行鉴影中,尘埃不须洗。人言田间苦,我言田舍好。浊醪三两杯,沈忧积如扫。昨与田父言,别白皆有证。丈夫幸听之,物物保性命。归来过山僧,僧始见客喜。试与语艰难,不贪亦不止。我徐觉言烦,乃静观厥理。僧言祸与福,皆其自取尔。吾师有明言,报应

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

气当以志帅,心岂为形役。未知政奚先,亦各职其职。相期边幅捐,安用竿牍饬。勉旃正吾鹄,其中非尔力。

木落西风秋已半,正当璧月圆时。为登绝岭赋新诗。酒摇金凿落,波净碧琉璃。细看冰轮还有意,要君把盏休辞。看看两鬓欲成丝。明年当此夜,千里共相思。

劫火吹炎海水飞,九州同惴釜鱼危。有时杜老泪盈把,终日颜回面忍饥。今古滔滔无限事,乾坤纳纳竟何知。便教强趁黄花约,终恐趑趄罚后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