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大形南址直河津,君有茅庐泲水滨。
苍翠入檐藏绝景,潺湲绕舍隔嚣尘。
久游台阁忘声利,长忆渔樵狎隐沦。
待得功成年至日,归来不负故园春。

作品评述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题傅钦之学士济源草堂

大形南址直河津,
君有茅庐泲水滨。
苍翠入檐藏绝景,
潺湲绕舍隔嚣尘。
久游台阁忘声利,
长忆渔樵狎隐沦。
待得功成年至日,
归来不负故园春。

诗意:
这首诗词寄给傅钦之学士,题在他在济源的草堂上。诗人描述了这个草堂的壮丽景色,它坐落在南方,直面河津,而学士的茅庐就在泲水边。茂密的树木和苍翠的景色进入草堂的深处,形成了一幅宛如世外桃源的美景,潺潺的流水环绕着草堂,将喧嚣的尘世隔绝开来。诗人曾经长时间游历在朝廷的台阁之中,但他已经忘记了名利的声音,而长久怀念起与渔樵狎嬉、隐居沦落的日子。他期待着成功之时归来,不负故园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草堂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功成的追求。诗中的"苍翠入檐藏绝景"和"潺湲绕舍隔嚣尘"揭示了草堂所在地的自然之美以及远离尘嚣的宁静。而"久游台阁忘声利,长忆渔樵狎隐沦"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名利的淡漠。最后两句"待得功成年至日,归来不负故园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成功之后能够回到故园,不辜负春光和过往的生活。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冷淡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山圃归来花半空,尊前一别五春风。新松已自高三箠,旧堑还须广十弓。

兴言民父恩犹在,何故年来尽不如。清节苦於为士日,归装轻似到官初。月明往事寻思遍,灯下怀人音问疎。矫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辞少不尽意,辞多还尽纸。纸尽意无穷,相思似流水。

露激风抟岸草秋,揽衣可处上兰舟。无方始是知方者,莫效支师泥沃洲。

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四溟飞旦雨。三径绝来游。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茅檐下乱滴。石窦引环流。寄言一高士。如何麦不收。

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纪今辰高会,屈指三朝,更逢重九。珠履瑶簪,聚一天星斗。菊蕊含芳,桂花笼艳,有美容争秀。衮绣堂中,蓬壶影里,异香喷兽。况是清朝,太平真主,治享雍熙,眷深耆旧。恩锡兼金,遣星轺东走。咫尺威光,下拜归美,愿我皇眉寿。自此重裁,谢笺千纸,年年回奏。

虽老未龙锺,篱边菊满丛。乍凉天气好,里闬正过从。

蟠木离奇,病鹤摧颓。以若形骸,而卜襟怀。无才无能,不竞不猜。十目所视,人焉廋哉。

一挝涂毒闻皆丧。身在其中总不知。八十翁翁主场屋,真诚不是小儿嬉。

心传忠恕,一以贯以。爰述太学,万世训彝。惠我光明,尊闻行知。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一匊吴山在眼中,楼台累累间青红。锦颿后夜烟江上,手抱琵琶忆故宫。

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本来无住不名家,唯有西乾路不赊。三度他心通败阙,国师犹钓死虾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