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尘外情怀得自由,便推琴鹤上归舟。
露寒月白关心夜,山瘦江清满意秋。
却背京城无眷恋,去寻古迹有迟留。
奚奴莫厌诗囊满,重纪山川烂漫游。

作品评述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是宋代曾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开尘世的情怀,自由自在地推着古琴和仙鹤归舟。夜晚的白露冷冷,关心着明亮的月光,山峦变得瘦弱而江水变得清澈,秋意盎然。诗人背离京城,没有留恋,去追寻古老的遗迹,有些迟疑不舍。诗人不厌倦于背负满囊的诗,重视记录山川的美景,尽情地游览。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提到了琴和鹤,象征着他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心境。白露和明亮的月光则增添了一丝凉意和孤寂感,与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相呼应。山瘦和江清的描绘,表达了秋季的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诗人离开京城,寻找古迹,展示了他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他将诗囊比作负重的背囊,表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不厌倦和执着。他重视山川的美景,意味着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感受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这首诗词优美而含蓄,给人以静谧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愧不能。昨夜眠时稀似鹤,今朝餐数减于僧。药销美禄应夭折,医过芳辰定鬼憎。任是雨多游未得,也须收在探花朋。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老阅市朝久,纷纷长厌看。人纡绶紫艾,家拥毂朱丹,不羡官曹热,惟怜眼境寒。东涂与西抹,感旧一长叹。

吕秦御大柄,国富兵亦强。耽耽为虎视,黔首愚莫当。一夫忽作难,鹿走中原常云胡万年业,乃止二世亡。王纲尽崩裂,狂羁乌能长。

洗花染线刺春罗,凤翼双飞锦作窠。暂起非关针力倦,海棠时节困偏多。

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光阴日夜催吾老,已作鸡皮鹤发翁。万事装成百年梦,五行注定一生穷。残花但有凋零分,枯木难沾造化功。若见黄堂烦寄语,何如停我雪楼中。

这开梦觉底因缘,佛佛心同亡后先。一点灵明三世外,十分妙净万机前。琢磨自得丛林下,游戏何妨百草颠。尘刹纵横俱化事,起家人只夺空拳。

无为清净。不动不摇颐性命。一派寒光。遍照蓬壶入大方。无穷无测。或去或来如过客。道自通灵。目送归魂入杳冥。

小域新衔贺圣朝,亦知蹇分巧难抛。粗才自合无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幽居如杜曲,松竹旧时栽。溪路随花入,柴门傍水开。风来书帙散,月出棹歌回。还共王乔辈,吹箫坐紫苔。

猛悟回头,把尘事都忘了。急收心、速归大道。空里寻真,向无中传明教。最好。现丹华,回光返照。探颐精微,表天奕幽深奥。明内外、浮沉颠倒。一*双关,混百神,分三要。玄妙。瑞云扶,玉辰容貌。

忆尔投荒日,依依恋翠华。亦知行万里,不是为丹砂。郡古留铜狄,堂深绣土花。何须忧瘴疠,意远即烟霞。

故家池馆锡山阿,门径宁容俗士过。清珣阁空诗社散,蛛丝窗户落花多。

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钟词赋两飘零。不随天市为消长,文字光芒聚德星。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千峰万濑水潏潏,羸马此中愁独行。

刚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老人独自归,苦泪满眼黑。

诗家自有律,高处在平中。能使生为熟,何愁拙不工。严祠七里濑,汉鼎一丝风。敢谓方虚叟,还如陆放翁。

浩渺水东流,客心空太息。④ 神州悲板荡,丧乱安所极?⑤ 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⑥ 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⑦ 逆贼稽征讨,⑧机势今已熟。 义声起云南,鼓鼙动河北。⑨ 绝域逢知交,慷慨道胸臆。 中宵出江户,⑩明月临幽黑。 鹏鸟将图南,扶摇始张翼;⑾ 一翔直冲天,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