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淡岩

一石高千尺,惟留一面空。
寸窥横嶂绿,圆透夕阳红。
僧定遗人世,猿藏畏雪风。
却怜黄太史,不至雁山中。

作品评述

《题淡岩》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淡岩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译文:
一块石头高耸入云,只留下一面空白。
寸步间窥见横卧的青山,透过石壁映照着夕阳的红色。
僧人离世后留下了这座山,猿猴躲藏在这里躲避寒冷的风雪。
然而,却怜惜起黄太史来,他未曾来到这雁山之中。

诗意:
《题淡岩》通过描绘一块高耸入云的石头,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这块石头顶部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想象的空间。诗人通过石壁之间的窥视,欣赏到遥远的青山和夕阳的美丽景色,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共生。诗中提到僧人和猿猴,暗示着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和畏惧。最后,诗人怜惜起了黄太史,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意味着自己未能亲临此地的遗憾之情。

赏析:
《题淡岩》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山水的壮丽景色,展示了自然的恢弘和人类的微小。通过对石头、青山、夕阳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种壮美、寂静、安宁的意境。石头高耸入云,给人以巨大的压迫感,而顶部的空白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通过寸步间的窥视,诗人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亲临其境。诗中的僧人和猿猴则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依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最后,黄太史的提及,则给诗篇增添了一丝遗憾和思念之情,使整首诗更具情感共鸣。

《题淡岩》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具象的描写,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传递了一种对宏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成为宋代山水诗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似雾如尘有却无,须臾密密复疏疏。忽忘九月清霜晓,唤作蒙蒙二月初。

兰麝香消委废宫,纷纷漠漠夕阳中。长门梦断金闺月,南国歌残玉树风。流水池塘春色去,绿阴庭院彩云空。西园半醉休回首,烟草凄凄雨正红。

诸李辞章推李白,向来蜀道赋噫吁。房陵山险犹如许,石穴巴节定不诬。

妯仕任固小,会计未可失。方今备千品,内外有卑秩。孰当责在己,施设能自必。拘文已难骋,避世固多屈。细云且可略,于大复何实。所就正如斯,与古岂同术。虽非万钟富,苟冒归一律。焉能示朋友,学仕空自咄。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日月行天自汉家,十年京洛恨无涯。儿童不识乡园事,竞说江南春后花。

老砚生苔尔许时,谁怜官事落儿痴。江湖十载春无据,天地一舟归有期。客有相从蜗壳语,诗来云受鹤山知。皮毛剥落惟真实,那用诸公绝妙辞。

春风必有刀,离肠被君断。春风既无刀,芳草何人剪。肠断人复接,草剪益还生。谁人有芳酒,为我高歌倾。

连章得请避洪钧,赭案除书天下闻。久冠鹓鸾为上宰,别驱貔虎作中军。单车款曲怀辽帐,一燧平安出陇云。今日朝绅回首看,始知知退是元勋。

五杂俎,绶若若。往复来,大车铎。不得已,去丘壑。

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原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居然知见广,百病公有瘳。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俗士骑户限,痴官摸床唇。名节与官爵,岂以全畀人。子方贵良贵,我亦仁景仁。终始议论间,但保一色醇。

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昔年严大夫,偶来急迁谪。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适。乘闲陟上方,遍寻唐人石。岂期当三伏,一天云四幕。快哉风时来,万籁相呼吸。雨余禾麻润,是山皆喜色。一杯倾晚饮,绿瓜间朱实。是非不到耳,休厌山城寂。树影抹横烟,角声暗落日。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企首老玉仟,白发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蓦凉飚、一阵卷潮来,惊飞去。重欲听,知何处。谁为我,胡床据。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旧日山阳空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恐凭阑、人有爱梅心,空愁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