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国瑞归铅山

交游无数竟谁同,雅羡夫君气似虹。
吾道久随流俗弊,义居今风古人风。
端能纵目秦淮上,解逅论文楚水东。
归去梅花开也未,江头叶叶翦霜风。

作品评述

《送欧阳国瑞归铅山》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欧阳国瑞归铅山,
交游无数竟谁同。
雅羡夫君气似虹,
吾道久随流俗弊。
义居今风古人风,
端能纵目秦淮上,
解逅论文楚水东。
归去梅花开也未,
江头叶叶翦霜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欧阳国瑞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交游众多的世间,然而真正与欧阳国瑞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人却很少。诗人对欧阳国瑞的风采和气质表示了赞赏和羡慕,他认为欧阳国瑞的气质犹如彩虹般瑰丽而多彩。然而,诗人自身的行为和追求受到了世俗风尘的束缚,他感叹自己的道路已长期被世俗的弊端所影响。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他认为自己的行为风格与古代圣贤相近。他希望能够洞察秦淮河畔的景色,领略楚水东流时的文化风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欧阳国瑞回到铅山故乡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江头的梅花未开之时,感受到清风剪翦叶叶的寒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欧阳国瑞归乡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敬重和欣赏之情。诗中所表达的对欧阳国瑞气质的羡慕,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批判了社会上的流俗风气和弊端,对自己的行为保持了独立的判断和坚持。他将自己的行为风格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寓意深远的形象描写,寄托了对欧阳国瑞回归故乡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折射出对自身追求理想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友情的真挚,又抒发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渴望。

诗词推荐

畴革共登仕,尔来三十秋。常晞丝绳直,窃耻鸱夷柔。蹄涔学钜海,虮垤依崇丘。行之不自疑,亲寡憎怨稠。於今不亟去,沦胥恐同流。努力买良田,远追沮溺游。

桃花绕屋竹参天,曾向湖西住五年。回首但余葵麦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侯门有仁义,灵台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不见遂历载,寄书宁写心。凄凉叹垂白,索寞远知音。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赤城何许日,云物涉难寻。

众芳摇落此何时,争看江梅拆一枝。相去小春才四日,调羹消息不应迟。

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乱峰攒剑护清幽,万壑云烟暮不收。欲就诗坛借旗鼓,为君争取一桥秋。

主圣时清万宇春,禽鱼花草各怀新。如何丹凤楼中手,未作金鸡竿下人。家有宁馨堪跨灶,囊无阿堵可通神。客谈江北狼烟息,暂展双眉不用颦。

一元坱圠先天易,万物胚腪太极图。自嚼梅花冰片片,无人先后饮屠苏。

暂别扬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属何人。一帆归客千条柳,肠断东风扬子津。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进德工夫在日新,正如更历自知津。迷时误认毒为药,定後始知天胜人。四壁不妨身落魄,万夫谁敌胆轮囷?遗经在匮君毋厌,灯火青荧渐可亲。

椅梧未成琴,修干埋积雪。{左山下解}竹断成律,其窍春自发。所遇时使然,谁与指标月。仙翁急抽关,乞我云母屑。

太原西北劲兵处,地直云中控定襄。六月出师平玁狁,九天选将下文昌。车鱼辟士应难得,诗礼临戎亦未妨。缓急羽书须自草,平安烽火镇相望。柳营禀畏将军令,毳幕怀来塞下羗。清啸肯饶刘越石,长缨终係左贤王。关山万里边尘静,亭馆三冬朔雪狂。笛怨梅花新度曲。樽倾竹叶浅飞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