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愁兼杨柳一丝丝,客舍江南暮雨时。
自入春来才思减,杏花开过不题诗。

作品评述

《春思》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江南客舍的春天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愁兼杨柳一丝丝,
客舍江南暮雨时。
自入春来才思减,
杏花开过不题诗。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对春天的思念。诗中的"愁兼杨柳一丝丝"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愁情绪,与垂柳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忧伤的意境。"客舍江南暮雨时"则表达了作者身处江南客舍,感受到春天的暮雨,这种细腻的自然景色进一步增强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愁思与自然景色的融合:诗中的愁思与杨柳、暮雨等自然景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意境的交融。这种融合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的共鸣。

2. 春天的减退与才思的减少:诗中提到"自入春来才思减",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之后,思绪逐渐减少的状态。这种减退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某种情感上的减退,进一步强调了诗中的愁思之情。

3. 杏花开过不题诗:诗的最后一句"杏花开过不题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感叹。杏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作者却因为思绪减退而无法写下对杏花的赞美之词。这种无法表达的遗憾和失落也成为整首诗的一种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愁思、春天景色和才思减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和对春天的感叹。同时,诗中的意境交融和情感表达也使得这首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入人心。

诗词推荐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

谢甥有逸兴,李髯非不嘉。苦思梦春草,醉狂眠酒家。斯游无俗物,傲睨至昏鸦。

振锡归来又许时,苔痕犹污坐禅衣。时非不定空怀古,惭愧高人蚤见几。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平地风烟飞白鸟,半空云木卷苍藤。

群鱼戏清川,容貌甚融易。投饵落其间,纷邹忽无次。其来若有召,贪吻动如沸。波间互出没,似亦夸巧智。警跳鳞迸雪,饱泳尾摇翠。安知沧海外,五犗不可致。幸逢观者仁,不与钩网值。庄生昔濠上,尝叹天理遂。利心一以发,所向固多累。我观虽有殊,我得岂去异。

我心似秋月,道似又还别。秋月有亏盈,吾心无损益。人人只知登楼赏玩向天边觅,殊不知自己衣单下有个光明藏子十分圆满十分皎洁。信得及,见得彻。非惟一夕欢,千古可怡悦。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

微风不放浪纹长,噞暖跳鱼三尺黄。只欠高荷护千袜,醉妆浓艳媚斜阳。

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今朝又是四月一,那事全然没消息。衲益皮草久不乾,且喜日头东畔出。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凯还几度宴东峰,亲构危亭接梵宫。势人青冥横绝壁,路盘空曲压高松。临流自笑功名薄,对酒忻逢景色重。飘泊却惭归未得,日斜坐听暮云钟。

移文招子气添豪,毕竟牢关计未高。留得商霖活秋稼,未应禹浪怨春桃。半窗明月诗谁和,一剑空灯手自搔。来此共君思昨梦,秋风江上几投醪。

旧世轻财蝗,悬知种德难。有贫皆粟制,无骼不衾棺。红树非春早,孤松忍岁寒。轻飔生宰木,多少鼻成酸。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火云嵯峨如叠嶂,百病攻衰非一状。低檐小屋桑竹村,忽辱君来问亡恙。蹶然揽衣起闯门,裹饭仍烦远相饷。岁饥野外无供给,羞涩余粮不盈盎。我守此穷三十年,尚恐死前无力量。君诚不以老弃予,苦语见规宜勿让。

山头望,波光泼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