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

壮岁功名妄自期,晚途流落鬓成丝。
临风画角晓三弄,酿雪野云寒四垂。
金锁甲思酣战地,皂貂裘记远游时。
此心炯炯空添泪,青史它年未必知。

作品评述

《书感》是宋代作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岁功名妄自期,
晚途流落鬓成丝。
临风画角晓三弄,
酿雪野云寒四垂。
金锁甲思酣战地,
皂貂裘记远游时。
此心炯炯空添泪,
青史它年未必知。

诗意:
《书感》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陆游晚年对自己功名寄托的无奈和心境的深思。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曾有过壮志豪情,希望能够取得辉煌的功名。然而,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使得他的志向渐行渐远,他的发际渐渐斑白,流落他乡。

诗中提到了临风吹响的画角,象征着战争和边疆的风雨飘摇。作者在晚年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战斗经历,心中充满感慨和思索。同时,诗中也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雪花纷飞,云彩低垂,寒冷的气息弥漫着四方。

金锁甲和皂貂裘是贵族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为了作者眷恋往事的符号。金锁甲使他回忆起曾经的战斗,皂貂裘则让他想起了远行的时光。这些都成为了他心中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他感到自己的心灵依然炯炯有神,但却只能默默地流下眼泪。他认为,这种真实的感受和心境,在后世的青史中未必能够被理解和传颂。

赏析:
《书感》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一种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冬天和寒冷的气息,以及金锁甲和皂貂裘等象征物,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到诗中,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这首诗词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功名寄托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独特情感和对自我境遇的反思,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转折。

《书感》这首诗词在传达作者个人感受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它通过描绘作者的心理状态和审视人生的角度,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火德方居夏,端符帝运亨。化工初不宰,继照付重明。

平生车轨周四方,结交童龀老相忘。异哉余子久弥芳,吴人犹记称周郎。河豚入网荻芽长,宜兴罨画烟水苍。风雩春服真少狂,不愧戴崇升后堂。横戈笔陈倒千枪,叔鸾独步禹出羌。世儒胶扰何足臧,说食不救饥求粮。瞥思振衣千仞冈,空林无人一绳床。五车纯束不在旁,欲彻梯磴排空骧。

一天梅雨乱缤纷,二陆超然乐事并。师命炙牛携越妥,相如涤器对文君。闭门嗟我如孙敬,载酒谁人过子云。窥窦有心公肯否,要将文字杂红裙。

独醒众所忌,尸素心怀惭。既有不堪七,岂止宜休三。再刖皆自取,百谪其犹甘。归欤一邱壑,卜筑兰陵南。

懒问谁持造化权,门前春事正暄妍。雨晴花色明如锦,风暖莺声滑似弦。

溪间曾语离,夜雨忽悲壮。俄顷山月明,照我蓬背上。欹枕念此行,变化或万状。江湖大圆镜,有此白鸟样。公言早崛奇,平处谢堤障。划严如行师,百万未可傍。畴昔粲可间,发此无尽藏。我饥寒欲死,甘露扶缯纩。目视飞鸿卑,未易蒙此贶。西风束书至,辟户问亡恙。吾事公所知,它人

石劣不受凿,水归时碍行。却令无竞性,翻作不平鸣。逆折声犹壮,崩腾色自明。我行殊昧险,于此独婴情。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头如青山手如雨,十日瓦沟鸣羯鼓。南城病客偏作愁,鱼游浅斧蛙同渚。去年曾困夏畦乾,巫祝陈牲女师舞。淮南米贱隔关河,漫道归期久已许。谁同著力破愁城,愿备前行插飞羽。那知物理自乘除,原思五秉公西庾。暑雨祁寒人莫嗟,洁笾活豆神其吐。茅檐生意满晴川,方信虀肠能抵虎。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驯乌得食常好鸣,灵茅无种还自生。魂浮魄散莽何极,耿若有见悲难平。山脉迢迢绣峰住,墓氯腾腾缕云去。鲛人抱宝夜出游,指点今来著亭处。

偶来览胜鄮峰境,山路行行雪作堆。风搅空林饥虎啸,云埋老树断猿哀。抬头东塔又西塔,移步前台更后台。正是如来真境界,腊天香散一枝梅。

提壶劝饮元无秫,促织催机未有丝。叶底蝉蟟尤更苦,吸风饮露伴入饥。

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

繁华朽腐休相溷,冷淡幽闲大逼真。断得世间烟火气,前身恐是首阳人。

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试问道人何所梦,但言浑忘不言无。

霜女月娥愁不开,萼君西母宴瑶台。总将芳意传英彩,下降人间得有梅。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农夫秧稻满畦水,行客跨骡无树陂。热风吹面日方午,忽见绿岩冰柱垂。

玉蕊金花水面浮,翠禽闲暇鹭鸶愁。夕阳睡起凉亭上,坐看鱼儿作队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