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五首

仄径丛残草,颓垣倚细花。
青鞋寻社远,皂帽任风斜。
院静添秋色,窗虚驻晚霞。
荷蓑翻豆圃,把酒问渔家。
¤

作品评述

《幽居五首》是明代诗人金大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仄径丛残草,颓垣倚细花。
青鞋寻社远,皂帽任风斜。
院静添秋色,窗虚驻晚霞。
荷蓑翻豆圃,把酒问渔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幽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色、穿行其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质朴的意象,勾勒出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幽居景象。首句"仄径丛残草,颓垣倚细花"通过描绘荒草丛生的小径和倒塌的墙垣,表现了居住地的荒凉和萧条。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穿青鞋的人在远处寻找社交的场景,隐喻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境。"皂帽任风斜"一句则表现了诗人不拘束、随心所欲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院静添秋色,窗虚驻晚霞"描绘了秋天的院子和窗户上晚霞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和诗人对美的感受。"荷蓑翻豆圃,把酒问渔家"一句描绘了诗人戴着荷叶编织的雨衣,在豆田里漫步,与渔民共饮美酒,表达了隐居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诗人表达了对清静、淡泊的生活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感受。这首诗词在明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体现了金大舆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雪碗冰瓯荐茗时,萧然相与对幽姿。一生肝胆何由俗,时有清风披拂之。

畏暑门稀问字徒,袖中妙语契周图。知君十倍侯芭学,老我非雄尚索涂。

呼得苍头数橐金,旋沽村酒过墙阴。焦琴不鼓知音断,冻笔频呵作意吟。扰扰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为寒心。凭君试向江边问,又涨晴波几尺深。

玉堂萧散古臞仙,一谪因循不记年。花落东风闲不扫,莺啼晓日醉犹眠。买山仅了种瓜地,把钓因乘载鹤船。独立风骚无着处,朗吟声过乱云边。

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

莫辞同宿掩书帏,兵后萧条故旧稀。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梧郤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朝来日当窗,晚矣犹未落。梅开怪璀璨,信是日初薄。勿云丈席地,可咏亦可酌。岁月与情怀,宁须问今昨。

真源不皱风,月兔影澄水。枯情但恬如,默默饱禅味。家风乃廓然,当年第一义。机轮转有方,万化出弹指。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粲然共一理,

居士眼睛吞佛祖,衲僧鼻孔透乾坤。眼睛鼻孔初无间,万古宗门结痛冤。

冻卉虽臞甚,含英山意催。斲冰冲晓色,绽绿透春回。健步故人信,流芳好事杯。不论山水僻,往往拾香来。

苍崖棱层草芊绵,巨木半死生枯烟。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轻甘相润泽,清苦自磨磋。数矣充周赋,优哉中汉科。上分之左竹,公付以南柯。天不憗遗意,其如人望何。

仓颉史籀世既远,斯冰徐张称善书。有元绝华部与赵,俗工纷纷讹鲁鱼。铁锥画沙钗折股,会稽峄山化黄土。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吴兴能复古。鸿都石经劫火焚,枣木翻刻随飞尘。三碑矹硉许昌里,字画犹为人见珍。青城先生虞阁老,远继中郎名誉早。后来更数萧与杨,一代规模尽完好。

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何当偏师缚颉利,一驴驮载送都市。

溪山无处著纤尘,翠壁苍漪衬月痕。可惜人间清绝地,苇间渔父与平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