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作品评述

原文: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中文译文:
年少时,渴望去追求物质,老了之后,却只剩下了这颗闲散的心。
我生活在山海之间,坐在这里受着瘴气的侵袭。
可怜的邓道士,身上的衣裳湿透了,他问道:“唉声叹气是为了什么?”
我甘愿覆舟而上,却只是私自渡河,而修补断掉的桥梁却要花费千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中年轻时追求物质的激情以及年老后愈发感到的心灵空虚。诗人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还通过描述邓道士的遭遇,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幸。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行为来反映自身的矛盾和怀疑,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选择与价值观之间矛盾和纠结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一位名叫定慧钦的长老的回信。诗中借用了自身的经历和邓道士的形象,以揭示人生的追求和忧虑。开头两句表达了人们在年轻时期渴望追求物质,但老去之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无奈和迷茫。下半部分通过描写邓道士湿透的衣裳和呻吟的状况,暗示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困境和无奈。最后,诗人以自身选择上的矛盾来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思考,揭示出人生中取舍和抉择的难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内心的迷茫,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风折蒹葭水结凘,燕鸿相语定归期。淮南水阔山长处,小待燕山霰雪曦。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雪尽牙签暖,芸生竹简香。夜分犹乐此,定喜日舒长。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打杀然灯佛,堕落黑暗狱。永劫无出期,衲僧歌一曲。满天星斗辉华屋。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八月江湖风露秋,时闻脱叶下梧楸。离离斗柄西南指,烂烂天河今古流。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百城已共丰年乐,一老犹怀卒岁忧。

马前山色连天起,竹外溪声动地来。试过溪桥访山寺,清风为我拂尘埃。

曲门南与鸣珂接。小园绿径飞胡蝶。下马访婵娟。笑迎妆阁前。鹧鸪声几叠。滟滟金蕉叶。未许被香鞯。月生楼外天。

清沂雩舞蹈前模,风咏先生于蒍于。论述殊堪露门召,镌摩已化兔园儒。台评公雅銛锋锷,杖齿袁遗抱笔觚。草木溉培裁昼暇,忘忧兰桂富芳荂。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

伐鼓发东津,弭楫游西林。渺看汀渚隔,回入烟云深。修庑润风凉,古殿山气阴。晨彩发穉竹,夏音转幽禽。寥寥放逐迹,落落羁旅吟。奇翰动屋壁,高名照罔岑。文精公侯小,道胜天人钦。诚愿息世纷,傥期开士寻。从之未可得,年鬓上愁侵。

老病少睡眠,卧见天窗白。栖鸟亦已鸣,一一翻去翮。我起将何之,且复守书册。收歛万里心,未厌容膝迮。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

事往不可追,愁来不可扫。悠悠百年间,一身孰能保。昔为席上珍,今作路傍草。倚伏理则然,宁复有当道。古者贤圣人,身否亦枯槁。嘉名如日月,万事犹杲杲。浮云非我心,归根以为宝。茫昧曷能明,吾将问苍昊。

老去逢秋倍感伤,此生能风几重阳。喜君绿蚁初浮瓮,容我黄花满泛觞。幸返丘园如素志,况陪新旧话中肠。已拼今日如泥醉,苦恨频年客异乡。

沧江无纤鳞,太岳无低岑。凤凰遗其卵,意欲留清音。昂昂卧虎儿,已有吞牛心。吴山山虽高,满路红棘林。不如早西来,草堂松竹深。

王大曹瞒伎俩均,华佗郭璞枉危身。传君秘诀君牢记,但道君侯是贵人。

航海而来,而壁而坐。未明直指单传,先被梁王勘破。当门齿露风,只履归何早。熊耳峰前,累累荒草,至今惹得行人笑。

夹岸人家映柳条,玄晖遗迹草萧萧。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