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薛瑄的《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jǐ jiàn lán gān shēng bì lì , xuán kàn yān yǔ zhàn bā j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阑干:(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芭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宽大,叶茎纤维可编绳索。果实也称芭蕉,可食用,状似香蕉。
烟雨:(名)像烟雾那样的细雨:~濛濛。
薛瑄
不详
原诗
涓埃无补圣明朝,持节南荒岁月遥。
几见阑干生薜荔,旋看烟雨绽芭蕉。
山城每听钟声早,金阙常思扇影高。
为报鹓行旧知己,耽书未解子云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