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途中作七首·寄友人

惊魂往往坐疑飘,便好为文慰寂寥。
若待清湘葬鱼了,纵然招得不堪招。

作品评述

《南迁途中作七首·寄友人》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南迁途中的心境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译文:
在南迁的路途上写下的七首诗之二 · 寄友人

心情惊慌,总觉得坐镇的心神飘荡,便忍不住要动笔来宣泄寂寥之感。
如果等到清江湖的鱼被葬送般地消亡了,即便让自己招来的寄托不堪招之,也无可奈何。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南迁的途中,由于离乡背井和与友人的分离而产生的迷茫和寂寥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心神飘荡,感到孤独和不安,于是用诗来宣泄和抚慰内心的痛苦。诗中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写自己在南迁途中的心境,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陌生的环境中,并与故乡和友人相隔离。诗中的“心情惊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而“坐镇的心神飘荡”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依。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用文字来抒发内心的寂寞和无奈之情,这种宣泄使诗人得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安慰。

诗中的“清江湖的鱼被葬送般地消亡”,象征着离乡背井的苦难和心境的变迁,这种变迁与鱼儿逃不脱命运之手的悲凉相类似。而“纵然招得不堪招”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疑虑和对自己的无奈,诗人面对离乡的艰辛和未知的未来,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具有情感真挚、语言简洁的特点,通过细腻的词语刻画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不安。诗人借用南迁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使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味道。这首诗意蕴含着离别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恋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未知和困难的无奈与彷徨。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瓣香曾侍鹤山俦,蜀有鹤林殊匪优。蜕作婴儿生我室,化为道士掠予舟。相同龟寿□鹏鷃,自混鸡群狎鹭鸥。仙子已骑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抒情

年年不放春闲了。今岁衔杯少。来时柳上浅金黄,归路玉绵吹帽。惜春长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颜老。斜烟薄雨青林杳。犹有莺声到。西园红艳绿盘龙,辜负一年春好。锦城乐事,不关愁眼,何似还家早。

抒情

江湖心计不浅,翰墨风流有余。相期乃千载事,要须读五车书。

抒情

乐贤闻往诰,褒德偶兹辰。端揆升元老,师谋择累仁。紫庭崇让毕,粉署礼容陈。既荷恩荣旧,俱承宠命新。天文悬瑞色,圣酒泛华茵。杂遝喧箫鼓,欢娱洽搢绅。掖垣招近侍,虚薄侧清尘。共保坚贞节,常期雨露均。

抒情

无事相关性自据,庭前拾叶等闲书。青山万里竟不足,好竹数竿凉有余。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何如。面前小沼清如镜,终养琴高赤鲤鱼。

抒情

踏青青,踏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抒情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抒情

溪上寻春春已来,小桃初似剪刀裁。今朝判与诸人醉,暂见芳菲眼亦开。

抒情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抒情

金桮玉酒沉寒水,青李来禽尚带生。不是此间无暑气,湖风吹取过临平。

抒情

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我忘筌。绪余一醒冬烘眼,快着长安得隽鞭。

抒情

急雨凄风未肯归,三川烟树远凄迷。泻山涨潦千霆怒,到地重云万幕低。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

抒情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旗尾飘所山烧裂,马蹄腾踏塞尘昏。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抒情

邑西屋连云,中有水竹居。和风纵轻楫,尚忆故年初。川光宛明媚,况乘春雨馀。临波一以照,飒飒鬓毛疏。

抒情

远适庐陵郡,经旬泛楚天。江山晴绕枕,星斗夜随船。

抒情

烈士不忧身,为君吟苦辛。男儿久失意,宝剑亦生尘。浮俗官是贵,君子道所珍。况当圣明主,岂乏证玉臣。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抒情

咫尺山河不易知,无言莫谓即无思。人间只见枝头茧,不悟春蚕暗理丝。

抒情

莫向三峰问算场,五云硭砀扑天长。十余年祸天应悔,犹见狼星角距张。

抒情

当年结发在深闺,岂料人生有别离。到底不知因色误,马前犹自买臙脂。

抒情

清欢少有虚三日,剧饮未尝过五分。相见心中无别事,不评兴废即论文。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