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炊翫鞭亭二首

老贼平欺晋鼎轻,一轮五色梦中惊。
宝鞭脱急非无策,何似休将日遶营。

作品评述

《晨炊翫鞭亭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贼平欺晋鼎轻,
一轮五色梦中惊。
宝鞭脱急非无策,
何似休将日遶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晨炊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诗中以鞭亭为背景,通过对老贼、晋鼎、宝鞭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们盲目追求权势和财富的警示。

赏析:
首句“老贼平欺晋鼎轻”,老贼指的是权贵,晋鼎则代表国家的权力。诗人通过这句话暗示,权贵们虽然表面上平和安逸,但实际上却在欺骗和轻视国家的权力。这种现象让诗人感到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一轮五色梦中惊”,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震惊和不满。一轮五色指的是彩虹,暗喻社会上繁华和虚幻的景象。诗人认为这些景象只是人们虚妄的梦境,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接着的两句“宝鞭脱急非无策,何似休将日遶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宝鞭指的是权力和财富,脱急则表示失去控制。诗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追逐权势和财富,而是停止盲目追求,回归日常生活,关注实际的生活需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权贵、社会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们盲目追求虚幻的警示。诗人呼吁人们应该关注实际的生活需求,而不是被权势和财富所迷惑。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苏子出俦辈,翩如天际鸿。才华刮眼膜,文字愈头风。岂止千人见,真当四海空。老夫虽耄矣,此论不妨公。

谈辨才疏堂上兵。画船齐岸暗潮平。万乘靴袍曾好问。须信。文章传口齿牙清。三百寺应游未遍。□算。湖山风物岂无情。不独渠丘歌叔度。行路。吴谣终日有馀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客地罕登览,平泉聊共攀。到亭全见野,遵径每逢山。木落岩阴散,鱼藏水态闲。旅怀将物候,萧瑟自相关。

太史书云日,周家纪历年。一樽供笑裹,五载客江边。城暗催春雨,山连作雪天。功名惊过隙,节物自推迁。

道人结屋万山阿,趺坐焚香意味多。尘事不干心已寂,年华易度发难皤。薇烹石铫供常馔,茶煮山泉当太和。我亦非贪名利者,拟来入社许侬么。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宰邑惭良术,为文愧壮图。纵饶长委命,争奈渐非夫。杯酒有时有,乱罹无处无。金庭在何域,回首一踟蹰。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城居不为惬,言适西陂冈。雀噪野堂静,鸡鸣春日长。书棚落幽蠹,佛幔掩馀香。释子庐岩至,清谈殊未央。

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兹时不少假,俯仰霜叶黄。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梅天喜蒸润,江国饱雨泽。况我谪逐人,穷巷宜閴寂。今夕复何夕,门有此佳客。贫家亦效勤,草草具一食。高兴良未尽,奈此短景迫。微言若发蒙,喜获此三益。人生务明德,余景不足惜。区区名利人,长年竟何得。使我市朝心,一扫便无迹,怀君如古人,每事三叹息。

楚国城池飒已空,阳台云雨过无踪。何人更有襄王梦,寂寂巫山十二重。

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有人问我解何宗,只堪摇手报伊聋。灵利衲僧须瞥地,何劳更说五家宗。

云卷庭虚月逗空,一方秋草尽鸣虫。是时兄弟正南北,黄叶满阶来去风。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冰唯清,玉唯润。清润无风韵。此花风韵,自然清润传香粉。故应春意别,不使凡英恨。到春前腊後,长是寄芳信。此情闲,此意远。一点萦方寸。风亭水馆,解与行人破离恨。广寒宫未有,姑射仙曾认。向雪中月下,吟未尽。

冬日晴且暖,林塘思净居。往兴都未尽,遂经韩氏庐。韩氏兄弟贤,各各趋义涂。吾侪与之游,何异田苏俱。经疑反此质,学陋惭无余。况兹诸少年,高论倾国都。以及治民术,纵横无所拘。又涉方外说,於道曾不殊。诗评杜兼李,字法褚与虞。啜茗岂非好,啖栗强为娱。久厌官局检,聊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