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蒲亭客谈庐山栖贤寺之胜贻再经庐阜总未及游聊为长句以须后期》
拼音和注音
lú shān sān bǎi liù shí sì , zuì shèng guī zōng jí qī x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百六:古代以为厄运。寒食日的别称。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庐山三百六十寺,最胜归宗及栖贤。
我投白社不信宿,尚未一到天池巅。
蒲亭细雨灯花落,指点游踪共商略。
从君齿颊出烟霞,使我胸中有丘壑。
寸心五岳隐不平,小句四愁徒寂寞。
麻衣芒屩还山去,买得南州高士絮。
剪作招䰟屈子衣,身挽柴车黄犊驭。
他年削发访匡君,定到君言幽绝处。
君忆名山我忆君,相看总是无心云。
青山上天云在地,明日云山从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