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曲江六首

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
曾经五月狩,俱被一琴薰。
韶石静张乐,舜峰高山云。
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

作品评述

《初到曲江六首》是宋代朱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曲江时的景象和感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到曲江六首

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
曾经五月狩,俱被一琴薰。
韶石静张乐,舜峰高山云。
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

译文:
远离山岭之外,山川最为秀美,天涯的草木芬芳。
曾经五月的狩猎,都受到一弦琴的香气熏陶。
曲江的石头静谧如常,张乐的声音在高山间回荡。
这里的景色与我在鲁国见到的如此相似,有何不同于我在齐国所闻所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初次到达曲江时的感受和触动。诗人在描绘山川景色时使用了“岭外山川最”,强调了曲江的山川之美超越了其他地方。他也提到天涯的草木芬芳,展示了曲江的自然环境的鲜美和宜人。

接着,诗人提到曾经的五月狩猎活动,这些活动都被一弦琴的香气所熏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曲江的音乐氛围的赞美,琴声使得曲江的景色更加生动和宜人。

在下一句中,诗人描述了曲江的韶石静谧和舜峰高山上的云雾。这些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壮丽的氛围,强调了曲江的山水之美。最后两句“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表达了诗人对曲江与自己曾在鲁国和齐国所见景色的相似之处。他认为曲江的美景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无论是在鲁国还是在齐国,都能找到类似的景色和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初次到达曲江时的景象和感受。通过对山川、草木、音乐和氛围的描绘,诗人呈现了曲江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并表达了对曲江与其他地方相似性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诗词推荐

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明月尚孤吟,松风似海音。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支提佛法无多子,何必胡僧劝举扬。好对春风二三月,鹧鸪啼处百花香。

隼集龟开昭圣烈,龙蹲凤跱肃神仪。尊儒敬业宏图阐,纬武经文盛德施。

暖风迟日春天,朱颜绿鬓芳年,挈榼携童跨蹇。溪山佳处,好将春事留连。

天涯历尽尚遐征,百粤风烟不计程。涉险始知尘海阔,道穷转见死生轻。暂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宝地行。到岸舟航今已弃,上方钟鼓为谁鸣?

驰辉入朱明,汤风庭中满。欢情如敲冰,易消复易断。

弃置乾坤事,归休水竹居。不因徵急债,尽可读残书。虀糁畲田粟,姜羹石涧鱼。论文同小酌,未觉故人疏。

义侠久无迹,吾乡见此翁。紫微欣税驾,飞将许同功。银茜联恩渥,金兰蔼义风。虽增嬴博恨,犹喜桂成丛。

人生与地间,本是同胞出。贵贱与贤愚,分殊而理一。上帝立君师,朝廷设官职。凡百有司存,各欲尽其责。一或无人心,何以顺天则。广南十四州,官吏几满百。公道孰扶持,田野多菜色。大桀作威福,小桀肆蝥贼。周兴而爪牙,郄超而宾客。君禄郡忍欺,天民天弗恤。贪饕事篚苞,残忍

暮秋已误张郎约,冬暮归期又未成。趁取岁前到家好,春来怕有杜鹃声。

草长花飞客路长,扁舟今日渡山阳。笛声吹落黄河月,淮北淮南总断肠。

漫漫村塘水没沙,清明初过已无花。春寒欲雨归心急,懒住扁舟问酒家。

铮铮金铁夜交锋,酷敌秋声杀气雄。战退晓天尘不动,依然横槊待西风。

闻道君家琥珀霞,杭州那更说梨花。樱桃颗颗堪持比,换取一尊来水涯。

楚甸三千里,旌麾列大邦。渺瀰连沃野,隐辚抱长江。此际藩王室,何人拥将幢。向来称下邑,国士有无双。

石门山对新安县,基址平来蔓草秋。千尺微江清见底,悲鸣还向县前流。

一径联镳去,身疑在画图。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下榻聊盘礴,裁诗屡嗫嚅。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东风穷巷只埃尘,谁见城南万朵新。不问主人聊一饮,为携佳客送余春。比君意气三年老,贷我疏狂一味真。醉里尚能驰马去,看君倒着接罗巾。

河图一画人文现,书画已在羲皇时。鸟迹科斗又继作,象形取义日以孳。肖形求贤在商世,书画从兹分两歧。秦汉画工可指数,笔迹已远不可追。顾陆张吴后先出,六法尽得夸神奇。山水金碧到二李,水墨高古归王维。荆关一律名孔著,忠恕北面称吾师。后苑副使说董子,用墨浓古皴麻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