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八日观雨

重阳晴过小春天,忽复萧骚雨可怜。
响入竹林全似雪,湿蒸茅舍最宜烟。
战尘洗净无传箭,客路泥深亦着鞭。
三月聚粮岂容易,临风殊觉意茫然。

作品评述

《十一月初八日观雨》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雨景,以及作者在雨中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阳晴过小春天,
忽复萧骚雨可怜。
响入竹林全似雪,
湿蒸茅舍最宜烟。
战尘洗净无传箭,
客路泥深亦着鞭。
三月聚粮岂容易,
临风殊觉意茫然。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雨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阳光明媚的重阳节的怀念,以及降临的淅淅沥沥的雨水所带来的忧伤和凄凉之感。雨声穿过竹林,如同飘落的雪花一般轻柔,让茅舍被雨水洗涤,更添了一丝烟雾的幽雅氛围。纷飞的战尘被雨水冲刷得干净,没有了箭矢的传递声,而行走在泥泞深处的旅人,却不得不加紧马鞭的鞭策。在这样的环境中,三月的聚粮并非易事,面对风雨,作者感到茫然和无奈。

赏析:
《十一月初八日观雨》以描写雨景为主,通过对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句描绘了重阳节后的晴朗天气,给人一种温暖和愉快的感觉。接着,雨水突然降临,给人一种萧索和凄凉之感。诗中的雨声如同雪花飘落,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茅舍被雨水湿润,更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烟雨朦胧的世界之中。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战争和旅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困惑。战争的烽火已经熄灭,但仍然有旅人行走在泥泞深处,面临着艰辛和困难。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景物和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生活中困苦和无奈的感悟。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初冬的雨景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展示了方回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对世事的感慨。整首诗词通过雨水的形象,传递出作者对人生和世间万物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仁帅安全蜀,祥葩育至和。地寒开既晚,春曙力终多。翠幕遮蜂蝶,朱阑隔绮罗。殷勤凭驿使,光景易蹉跎。

堂堂国士洪夫子,刻烛从渠心自降。妙手故应钓鳌六,得君那用射鸢双。定随国老兴东海,肯效骚人恸楚江。酒醴只今须麯糵,要今六合共盈缸。

闲园多好风,不意在街东。早早诗名远,长长酒性同。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

节过中和日有三,台星一点下江南。因仍睿算疏恩宠,多少春风在笑谈。颂祝椒花随以柏,恩袍欺草绿於蓝。儿孙更祝无穷寿,齐指庄桩原与参。

葛公盖世才,功业亦云偶。世无左将军,老作躬耕叟。皇天挺奇产,必使有所受。珠玉在山渊,终为王府有。

梅雨冥冥湿钓船,失群寒鹭下江天。一声长笛无穷意。自叠渔蓑白日眠。

迁客秋来捧诏还,故人多怪鬓毛斑。重为东掖垣中士,犹梦西晖亭下山。静算宦途皆是命,老思身计不如闲。何时相约同归隐,水竹萧萧并掩关。

如何是道。这一点、古今寻求颠倒。人人有分,个个不亏少。皆因动念错,染着处、便生烦恼。若也般般放下,有何微奥。随分随缘且过,究本来面目,直须分晓。寒炉冷灶。对虎龙吟啸。目前便是了。更不向、外边寻讨。不问神仙与佛,共同觉照。

绿蒂黄心簇绛英,何时负取旱莲名。预知荒径非全盛,先吐芳葩破独清。篱落赪填空有艳,风霜风槁却无情。红嫣香绝谁伤旱,难结柴桑处士盟。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眄鼓凝骄躞蹀,听歌弄影徘徊。(圣代升平乐)天鹿遥征卫叔,日龙上借羲和。将共两骖争舞,来随八骏齐歌。(圣代升平乐)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四海和平乐)帝皂龙驹沛艾,星兰骥子权奇。腾倚骧洋应节,繁骄

晓天凉露。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看万里、跳龙跃虎。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

寡交率天性,积疴攻妙药。干禄念烝尝,著书恣谈謔。永矢离畏途,何况縻好爵。感子胡人意,屏吏延铃阁。时剖千秋心,兼订三山约。风流张平子,文采谢康乐,潜鱼媚幽潭,高鸟昵林薄。物类既参差,天地亦谬廓。但愁霜霰多,石出兼水落。

朅来坐幽亭,恍在昆山曲。清越声盈耳,群工琢良玉。又疑跻金阙,仙班佩相属。圆环碎琼琚,登降互击触。洒然襟袍爽,无处著利欲。不贪以为宝,对此景高躅。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一朝风霆怒,卷落置前麓。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苔花蚀碎与,字迹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征虞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亭轩入空碧,极眺烦虑开。汉树有葱蒨,陇云多徘徊。

一夜风声晓更狂,起来庭户顿凄凉。不知红日在何处,时见黑云微有光。天落不中兼雁影,露啼林罅带枫香。愁人莫苦登高阁,说著江山已断肠。

槎牙老树得春早,摘索好枝如雪攀。

武骑暄阗卫富平,红灯千队导蜺旌。三山火炤琼花发,人在南天赤玉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