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喜雨诗

夜坐飞蚊息,凉生户牖中。
稍披风力快,俄听雨声雄。
疠疫千家净,炎蒸一夕空。
安眠知处处,端的谢天公。

作品评述

《夏夜喜雨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以夏夜的雨为主题,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中描述了作者夜晚坐在屋内,蚊虫不再嗡嗡作响,微凉的风吹进来,窗户中间透进一些清凉的气息。而后,作者突然听到了雨声,这雨声显得威猛有力。在瘟疫肆虐的时候,千家万户清洁,炎热的蒸气一夜间消散。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安心入眠,真切地感受到了天公的恩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夜雨的情景,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安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平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在简洁的文字中传递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通过对雨声、凉风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种视听的感受,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夏夜雨的清凉与宁静。诗中的疫病与炎热的描绘,突出了雨水的洗涤和降温的功效,使人们充满了希望和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夏夜雨的美妙景象,以及雨水带来的清凉和净化的效果。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使人们在炎热的夏夜感受到一丝清凉与宁静。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草长城南地,愁人看自深。白云偏向泪,青鬓独惊心。久病畏阴湿,家中厌苦吟。今宵酒不尽,应有杜鹃声。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应为冰蟾好,羁凄共野亭。醉开双泪眼,寒动一天星。战鼓春风寂,渔灯夜气腥。炉存先世物,香爇蔗浆青。

皂盖五骅骝,今来异昔游。箪壶交里舍,饶吹下瀛洲。寿酒行当举,归鞭不可留。春光久相待,先在锦江头。

零落钿蝉出汉宫,阑干双泪背春风。君王总署回心院,再画蛾眉恐未工。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专席顷尝居宪府,拥旄寻亦别明庭。金陵土著多蒙赖,分野三回见福星。

下程疑颇早,店主劝予休。今晚莫贪路,明朝便到州。疏篱编马眼,新笋护猫头。六七岁童子,一人随数牛。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桂轮香满。送寒色、轻风剪剪。又还是、幽窗人静,梅影参差初转。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漫快泻琼舟,浓熏宝鸭,终是心情差懒。谩就枕,浑无寐,□听彻、天边飞雁。闲愁消万缕,如何消遣。绣衾□忆鸳鸯暖。细思量、遍倚屏山,挑尽琴心,谁识相思怨。休文瘦损,陡觉频

相国私英倩,将军嬖子都。可怜洛阳令,只问主家奴。

金马来时动镐京,银鱼焚后别西清。才人岂厌承明地,高士原多谷口情。买得曲池堪斗鸭,种成芳树好藏莺。秦淮亦是机云宅,乡梦休过白苎城。

温泉流入汉离宫,宫树行行浴殿空。武帝时人今欲尽,青山空闭御墙中。

不争荣耀任沉沦,日与时疏共道亲。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渐老渐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想当年、龙舟凤?,乐宸游、摇曳锦帆斜。伤心是,御香染处,树树栖鸦。

竹树深藏远市哗,吾庐真似野人家。幽禽就浴阶前水,游蝶来寻几上花。心地幸无闲事扰,眼尘还有好书遮。浮生此亦堪人老,世路驱人底有涯。

一不轻师慢法,二诵清净仙经。三存真气养神灵。四把尘劳拂尽。五断无明业火,六除俗里人情。七擒猿马永安宁。八味琼浆得饮。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闻似磻溪隐姓名,阿鬟仍是许飞琼。凉风昨夜惊新雁,想见吹箫又月明。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