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章廷凭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

几年索米住京师,新得东堂桂一枝。
宰邑弦歌循吏政,还乡鸡黍故人期,于公阴德知终大,万石家风喜不衰。
毛义动容初捧檄,太邱积德旧刊碑。
甘棠二纪民犹爱,苦蘗三年吏不欺。
桑梓经过身昼锦,庭闱扶侍鬓垂丝。
元方惠化傳遒铎,令伯欢心献寿户。
邦境中分同鲁卫,政声相应似埙箎。
尝思竹马游從日,又见风鹏奋击时。
执手勉君勤素业,归来更直凤皇池。

作品评述

《表弟章廷凭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亿。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几年索米住京师,
新得东堂桂一枝。
宰邑弦歌循吏政,
还乡鸡黍故人期。

于公阴德知终大,
万石家风喜不衰。
毛义动容初捧檄,
太邱积德旧刊碑。

甘棠二纪民犹爱,
苦蘗三年吏不欺。
桑梓经过身昼锦,
庭闱扶侍鬓垂丝。

元方惠化傳遒铎,
令伯欢心献寿户。
邦境中分同鲁卫,
政声相应似埙箎。

尝思竹马游從日,
又见风鹏奋击时。
执手勉君勤素业,
归来更直凤皇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亿的表弟章廷凭在邵武军归化县任职的情景。诗人杨亿几年来在京师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最近他获得了东堂桂一枝这样的荣耀。章廷凭作为宰邑的官员,以其公正廉洁的执政方式受到赞誉,他的归乡也受到了乡亲们的期待和喜爱。

诗中提到了章廷凭的品德高尚和为民众谋福利的行为。他的善行被人们所知,家族的声望也因此而不衰。诗人杨亿感动得捧着文书,表达了对表弟的赞美之情。太邱是指太邱山,那里有一块刻有章廷凭功德的碑石。

诗中还提到了甘棠和苦蘗,这两种树在民众中仍然受到喜爱,说明章廷凭在任职期间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诗人杨亿自称是章廷凭的同乡,他回忆起童年时与表弟一起游玩的日子,同时也看到了他取得的成就。

最后,诗人鼓励章廷凭坚持勤奋努力,回到家乡后更加努力地为人民服务。他希望章廷凭能在政绩上有更大的成就,就像凤皇池中的凤凰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儿时的友情为起点,通过描绘表弟章廷凭在归化县的政绩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愿。诗中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家族观念和忠诚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廉洁官员的期待和赞赏。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将章廷凭比作桂树,寓意他在政务中的卓越表现。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表弟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家族之间的亲情和彼此之间的鼓励与支持。

整首诗词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词藻描绘了表弟章廷凭的品德和政绩,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祝愿。这首诗词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具有典型的风格,强调家族的声望和忠诚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廉洁官员的赞美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另外,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寓言的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比喻甘棠和苦蘗,诗人表达了章廷凭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和他的为政之道。而回忆童年时的游玩,以及对章廷凭未来的期许,更增添了情感的温暖和鼓励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表弟章廷凭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家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廉洁官员的推崇。同时,诗人也呼吁章廷凭在回乡后继续努力为民众服务,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首诗词既是对表弟的赞美,也是对社会正义和公正行政的期许,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价值意义。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避雨竹间点点,迎风柳下翻翻。静依寒蓼如画,独立晴沙可怜。

春风仰屋卧田庐,海日鲜明柳影疏。梦觉不知身处所,此中依约是华胥。

枝头风势渐小。看暮鸦飞了。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江南人去路缈。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昔见将军破虎鞯,玉堂曾共扫千言。功名老去皆蹉跌,相见谆谆劝学仙。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忽闻樵客语,暂慰野人心。幽径芳兰密,闲庭秀木深。麇麚来涧底,凫鹄遍川浔。谁念沧溟上,归欤起叹音。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射余空见帖,铸罢只观橅。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钓舻。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

亭车京洛净风沙,几见屏开落墨花。故国似人犹可喜,穠肌何况谢铅华。

万年海岳作金汤,一望凄然感恨长。禾黍秋风周洛邑,山河残照汉咸阳。上林春去宫花落,金水霜来御柳黄。虎卫龙墀人不见,戍兵骑马出萧墙。

鸟乐在深要,鱼乐在深渊。人乐在深居,不深常致患。吾居今已深,柴门草树间。油然自成乐,其乐难具言。问吾乐伊何,一皆得之天。至乐任天与,不知然而然。朝乐暮亦乐,此乐真具全。吾歌天乐歌,听者慎勿喧。

名园探梅时,粉苞才半开。如逢姑射仙,偃蹇下瑶台。孤洁自天赋,肯听东君媒。别来今几日,雪片点苍苔。玉笛谁家子,喷月一声哀。可惜飞幽馆,不上美人腮。柳条忽萌动,春风原上回。芳菲已后归,百卉胡颜哉。转首鶗鴂鸣,殷红乱成堆。却来绿阴下,青子荐琼杯。

两扣云关记昔曾,重来诗眼倍晶明。路移岩石中间入,人在洞天深处行。玉盎虚明添翠色,霜钟清冽带秋声。与君小摘涪翁句,留得青山不朽名。

当年三杰共封侯,谁念淮阴为汉留。不是向来曾蹑足,未容平勃独安刘。

巨迹相传岁已深,往来游客好追寻。谁知此足本非履,胡不返身求佛心。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谯国资深入,彭门纳晚成。至今为癖习,自幼有常程。朽老宁孤瘦,飞扬勿剽轻。悬知千载士,肯竞一时名。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薰风暗杨柳,秋水净芙蕖。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惜母山前龙女祠,画船送客黄金卮。从他坐唱阳关曲,只唱新开石路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