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湖南宗宪五首

伊洛有真派,渊源洙泗宗。
蜀张日益远,言行将无同。
於公见事业,吾党如适从。
坐令千载下,竟识儒者功。

作品评述

《寿湖南宗宪五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探讨了宗派之争和儒家思想的传承。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伊洛有真派,渊源洙泗宗。
蜀张日益远,言行将无同。
於公见事业,吾党如适从。
坐令千载下,竟识儒者功。

诗意:
这首诗以寿湖南宗宪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宗派之争和儒家思想传承的思考。诗中提到伊、洛两地有真正的宗派传承,渊源深远,而渙散的洙泗宗则逐渐远离了儒家的言行。於公(指寿湖南宗宪)看到这一局面,希望吾党(指儒家)能够适应时势,共同为事业努力。最后,他希望通过长期的坚守和努力,让自己能够领悟到儒者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以对宗派之争和儒家思想传承的反思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于儒家思想走向的忧虑。诗中通过对伊洛和洙泗两地的对比,折射出宗派之争的现象,以及儒家思想在其中所处的境地。作者通过於公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于当下形势的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了共同努力的呼吁。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伊洛和洙泗的对照,突出了宗派传承的重要性和渊源的深远。同时,通过蜀张的形象,描绘了宗派的渐行渐远,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最后,通过於公的角色,表达了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希望。

整首诗意蕴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宗派之争的关切。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儒家思想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于共同努力的呼唤。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传递出了儒家思想的珍贵和儒者功绩的追求。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闭门何所乐,聊息此生劳。霜薄残芜绿,风酣万木号。研朱点周易,饮酒读离骚。断尽功名念,非关快剪刀。

庵后庵前尽植花,花开番次四时好。主人事简常燕休,不信岁华能撰老。

冬冬和歌管,蒉桴无复存。堪笑不知量,以布过雷门。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戈戈几疋端。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著尘埃。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淑日升堂迎尽永,和风排闼送春来。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值迥逢高驻马频,雪晴闲看洛阳春。莺声报远同芳信,柳色邀欢似故人。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

独立瀰漫灏气中,倍饶云雾杳重重。直西一道孤光起,指点人看是白龙。

红妆翠袖一番新,人向园林作好春。却笑华清夸睡足,只今罗袜久无尘。

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

恍惚迷来际,周章失去傍。怕闻行戍远,愁听哭田荒。要挽天河水,方焚玉帐香。夷吾政分阃,吾党讵应忙。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柳色媚别驾,桐花夹行舟。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贵钩。撇却云雾窗,分渠月波楼。但有月长清,何妨波漫流。

换却人间色界尘,千林别作一家春。风姨寒重吹飞絮,月姊光凝映烂银。曳履独游无此士,闭门高卧有何人。试从群玉山头看,似与瑶台贝阙邻。

人心生剑戟,世路足风波。只有归田好,谁能自揣摩。

素馨蘂点粉描笔,红藕花开金镀醉。乳燕新蝉相对语,诗人何日不亭台。

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兀然转流躯,甘与君王老。

目为诗客不胜惭,唤作园翁定自堪。抱甕荷锄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谈。野人只识羹芹美,相国安知食笋甘。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萧然身世儘宽舒,剩有工夫学种蔬。每汲清泉勤抱瓮,旋锄荒圃谩携书。绿葵紫芥香尤美,春韭秋菘味有余。时撷鲜苗烹石铫,朱门肉食不如渠。

水边移得已伤根,枝叶如枯生意少。主人不使荒秽侵,遂长琅玕胜凡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