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临流相唤百东坡。
君试舞,我当歌。
不乐欲如何。
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
天地作行窝。
把万物、都名太和。

作品评述

诗词:《太常引·临流相唤百东坡》
朝代:元代
作者:刘因

临流相唤百东坡。
君试舞,我当歌。
不乐欲如何。
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
天地作行窝。
把万物、都名太和。

中文译文:
在江边相互招呼着,百人名为东坡。
你试着跳舞,我唱歌。
若不快乐,又能如何。
看着白发,今年渐多了。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全都收入一顶渔夫的蓑衣。
天地就像一个渔民的巢穴。
将万物,都称为太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代刘因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江边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诗中以"临流相唤百东坡"开篇,展现了作者与许多朋友们在江边聚会的景象。"君试舞,我当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欢乐的情感,彼此间互相呼应,共同享受快乐。

然而,诗人在表达欢乐之余,透露出一丝忧伤。"不乐欲如何"一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不快,与外表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白发、今年渐多"这句诗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老去,暗示着诗人渐渐感受到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和无奈。

接着,诗人以"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一句,将青天、白日、斜风和细雨等景象融入到一顶渔夫的蓑衣之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一句"天地作行窝,把万物、都名太和",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天地作行窝"意味着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家园,万物互相依存,相互关联。"太和"则是指和谐、统一的意义,将所有的事物都归入太和的范畴中,凸显了作者心中理想的世界。

整首诗词以欢乐的场景开篇,逐渐转化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最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向往。描绘了诗人在欢乐和忧伤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与感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刘因的文学创作

  刘因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等。后清廷收入《四库全书》。广泛行世的《静修集》是诗文集,收入各体诗词800余首。诗名冠元初诗坛。《元史》有传。他的诗是元初文人中反映移民思想较多的,虽然隐晦曲折,但感情比较真挚沉痛。刘因是居留北方的汉族人,他的诗作《登武遂北城》、《塞翁行》、《武当野老歌》、《渡白沟》、《白沟》、《感事》等都流露出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而《白沟》一诗更为人所乐道。诗中追溯宋朝开国之初采取重南轻北方针,对于造成丧失北部中国的失误提出了批评。刘因本怀有政治抱负,他在《秋夕感怀》诗中说:“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想做一番事业,但是“头上无绳系白日,胸中有石补青天”(《除夕》),现实社会并没有可能让他真正地施展才能。他对当时一些人不择手段、丧尽廉耻地追逐名利特别反感。他写道:“多少白面郎,屈节慕身肥。奴颜与婢膝,附势同奔驰。吮痈与舐痔,百媚无不为。丈夫宁饿死,岂无需□斯。鸿鹄凌云志,,燕雀安能知。二禽登寥廓,尺□笑藩篱。世态尽伥鬼,吾将谁与归。”(《拟古》)刘因为人清高傲岸,他写《和陶诗》,引陶渊明为知己。

  刘因还有一些描写民生疾苦的诗,如《豳风图》、《送人官浙西》、《杂诗五首》、《有客》、《里社图》、《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予诗》等。他写道:“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他还描写一些因苦于征战而逃亡者的生活,如《对菊》一诗写道:"画本流民今复见,诗家逃屋为谁留。黄茅安得千间厦,白布空歌万里裘。"

  刘因在《易州太守郭君墓志铭》中,对元军所到的地方,庐舍为墟,表示不满,而对聚众保乡里,拥城为官者亦有微词。但是刘因在这方面又不敢作过多表示。他说:“客来恐说闲兴废,茶罢呼棋信手拈。”(《老大》)十分小心谨慎,企图逃开罗网而遗世独立。而他所写的《唯诺说》、《唯诺后说》,还主张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他在无可奈何中出仕元朝,反映了他思想的矛盾。

  刘因是一个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诗的崇拜者,有些诗富于哲理意味。他曾自选作品100余篇,名为《丁亥集》,寓意深远,人莫能解,有乌冲、安熙都为它作注。有《静修先生文集》22卷,《四库全书》本作30卷。

诗词推荐

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

太常

烟轻红玉重,惊鸟别湖桥。徐起说清梦,如风啭绛桃。

太常

向国心存了了身,大方无外且同尘。江城早晚重相见,解笑宗雷十八人。

太常

孤竹赤松子,定交泉石间。不关渠势利,落得自萧閒。画写景中景,云分山外山。兴来时散策,兴尽便知还。

太常

衣冠衮衮相逢地,草木萧萧未变时。聚散同惊一枕梦,悲欢各诵十年诗。山林有约吾当去,天地无情子亦饥。笑领铜章非失计,岁寒心事欲深期。

太常

酒酣后,歌歇时。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省躬审分何侥幸,值酒逢歌且欢喜。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太常

杲日珠光照旧都,试从鸡足嗫莲趺。横身何用论明暗,果是能挥宝剑无。

太常

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风轻剪浪花时。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太常

鸱夷江上畬田稔,牛斗星边贯索空。

太常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白紵歌修颈,金盘馈紫鳞。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太常

忽闻摧岱岳,吾党更何依。敛枕看炊黍,登楼送落晖。祥麟伤史笔,山鸟怪儒衣。此道终难绝,他年有是非。

太常

穉女春间绕舍嬉,手挑野菜满篮归。细{奭斗}碧涧和极煮,旋掬香粳芼糁稀。久识道腴知隽永,更从禅悦悟精微。投床忽作还乡梦,雪暖西山笋蕨肥。

太常

迢递南征日,边陲路转赊。零陵还属楚,湖口只如巴。送舍应防虎,居人解捕蛇。九疑遥在望,稽首问重华。

太常

混混拍堤瓜蔓水,轩轩衔尾挂樯船。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後先。古堞秋耕拾铜镞,长淮瀑雨入壕莲。鸣猿舞鹤仍持去,不忆承明夜直眠。

太常

独立孔门无一事,惟传颜氏得心斋。

太常

棒喝机锋捷似飞,推敲事业费寻思。师归定被丛林笑,腹里无禅却有诗。

太常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一枝须索蚁浮甕,三径从教雀可罗。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太常

皇泽均普,群生遂。万宇和祔,讲天津、合祭圣宗神祖,八音钧奏谐节。堂上荐鸣球,琴瑟击。越布濩、霜空静,月华凝、光景蔼蔼。纷纷晓霞披。和铃作、鸾舆回。天人共睹,庆无疆、祚崇明祀。五辂驾、腾黄纯驷。旗常扈跸严环卫。公卿奉引,虚徐弛道,祲容靡。葱葱郁郁,祥风瑞霭。

太常

奉崇香火若君难,莫把经文作戏言。儿女损休都管尽,明春速入武当山。

太常

八卦重来梦一周,人生列得几年浮。看君矍铄犹堪展,似我龙钟只合休。淮广早供词峡兴,湖湘留与鬓霜游。还乡试问同庚客,剩有头颅话旧否。

太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