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作品评述

诗词:《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是宋代彭龟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何同叔赴湖南漕运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何同叔的深情厚谊和对他前程的祝福。

诗中的"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描绘了诗人与何同叔早年登临高堂、共同追求文学才华的情景。"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表达了诗人每次与何同叔分别时都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近况,但时间有限,无法详细询问。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暗示了何同叔在政治上的成功,他作为官员成就卓越,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表明何同叔受到重用,接受了重要的使命和评议的任务。

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展现了何同叔的才华出众和文学风采。然而,诗人也感慨人生事物常常不如人所愿,"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岁月已晚,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开始有所倾斜。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表达了何同叔远离家乡,长途跋涉前往湖南漕运的决心和勇气。诗人对于何同叔的离行表示留恋,但也希望他能够摆脱官场的光鲜荣耀,追求真正的人生意义。

诗人对于他人对何同叔的评价持有不同立场,"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表明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与他人不同,认为名利对于何同叔来说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和情感。

最后两句"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表达了诗人对何同叔的美好祝福和对他忠诚的认可。诗人相信,无论何同叔在官场上遭受怎样的挫折,他的才华和真诚将会受到上天的赏识和保佑。

这首诗词以深情款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真诚的珍视,以及对于官《送何同叔赴湖南漕》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曾经登上贤者的书堂,夫子手持文衡。
每次相聚总是匆匆别离,无法再次详问动态。
自从齿周行来,后来居辅佐司成。
不久之后奉命辟聘,再度接受朝廷评判。
言辞悠扬如春天的音符,风味醇美如秋天的清风。
人生的事情总是难以预测,岁月晚年意愿开始倾斜。
云端何处千里长途,只有一程湘中之行。
留下我的祝福和无言的告别,摒弃尘世的虚荣。
人们谈论着转运的重要,而我视之为琐事。
希望你的追求能够得到满足,岂会因此而减少我的情谊。
过去对你是否得失疏忽,上天也知晓你的忠诚。
你的身体有内外之忧,但你的意愿永不亏损。

诗意和赏析: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这首诗词是宋代彭龟年创作的作品。诗人以送别何同叔赴湖南漕运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和真诚的珍视,并对何同叔的前程和人生抱以美好的祝愿。

诗中展现了诗人与何同叔早年一同登上贤者书堂,共同追求文学才华的情景。每次分别时,诗人总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何同叔的动态,但时间有限,无法再次详细询问。

诗中描绘了何同叔作为官员在政治上的成功,他的才能使他成为司成的辅佐者。何同叔受到重用,接受了重要的使命和朝廷评判。

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用"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来形容何同叔的才华和文学风采。然而,诗人也感慨人生事物常常不如人所愿,岁月晚年时的意愿和憧憬开始有所倾斜。

诗人表达了对何同叔远离家乡,长途跋涉前往湖南漕运的决心和勇气的赞美。诗人对于何同叔的离别表示留恋,但也希望他能够超越尘世的虚荣,追求真正的人生意义。

诗人对于他人对何同叔的评价持有不同立场,认为名利对于何同叔来说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和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何同叔的美好祝愿和对他忠诚的认可。诗人相信,无论何同叔在官场上遭受怎样的挫折,他的才华和真诚将会受到上天的赏识和保佑。

这首诗词以深情款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真诚的珍视,以及对于官场虚荣的冷眼看待。它展

作者介绍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爲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祕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爲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高论听悬河。先知新诗问老坡。手冷不甘寒气早,谁呵。更被黄花笑鬓皤。风竹乱婆娑。老我衰颜藉酒酡。佳节重逢真可赏,赓歌。陶令壶觞

吟卷多题品,君齐贾岛才。闻风却竹瘦,载雨过湖来。交淡杯中水,儒酸叶底梅。便辞京口去,觅取近诗开。

玉壶著脚四围宽,妙处其中转侧看。顾鉴功忘鼻孔直,津流识尽髑髅乾。夜横河汉白,霜洗斗牛寒。休去歇去,绝言绝虑。廓无所依,妙无所住。转历历之机,运绵绵之步。神游方外灵台,道契环中虚处。藏身白云云外家,著脚青山山下路。宛转穷通,旁参回互。十成收得返魂香,一等来挝

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羞人夜采桑,惊起戴胜鸟。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龌龊宁堪处,卑污奈此逢。看人骑白马,唤狗作乌龙。濯濯河边柳,青青涧底松。待看天气好,应得露华浓。

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入夜声则厉,在昼声则微。神灵斥众恶,与我作风威。妙响无住时,昼夜常轮回。那是偶然事,上界特使来。何以辨灵应,事须得梯媒。自从灵响降,如有真人来。存念长在心,展转无停音。可怜清爽夜,静听秋蝉吟。

轻舟俯淮流,千里不见山。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翻思在山日,午岩厌登攀。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僧伽大威力,困彼一掬慳。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至今风涛夕,犹闻

河上微风来,关头树初湿。今朝关城吏,又见孤客入。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

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骨欲惊。今日槐花还似发,却愁听尽更无声。

日薰椒屋,云霭壁门。有华瑞节,来自帝阍。统天惟乾,合德者坤。我龙受之,福禄永敏。

月放冰轮傍绛河,丁期宝婺夜经过。嫦娥不惜宫中桂,乞与天香分外多。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自古自今,只是这个。

篆畦今夜月,特地向人明。海驿催传箭,荒鸡误报更。平生大敌勇,末暮小诗行。老矣今安用,深杯送此生。

金吾驰骑东复西,督兵万指平沙堤。传言筑路拜新相,恐与九衢同一泥。夜来上在蓬莱宿,手写姓名符萝卜。连诏黄门下北扉,趣草赞辞登力牧。平明剑珮罗东阁,大字满行书德业。谒者长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气合。上心喜曰予良弼,未谢急宣令直笔。群吏迎归政事堂,指顾之间歌画一。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洗竹浇莎足公事,一来赢写一联诗。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归风何急动征车,几夕相逢意有余。绿暗河桥冰泮后,云藏山径雪晴初。登门曾上千重峻,游刃将惊万窾虚。他日再来宁可约,北鸿时付一行书。

融峰强万丈,未话足先酸。若不缘云去,那知星斗寒。

生平曾不事悠悠,倏忽年华五十秋。宦意文情俱淡泊,可怜浑似李蒙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