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作品评述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离开灞陵不远处,
我安居在这里已有十年。
穿过竹径进入门,
留下客人聆听山泉声。
鸟儿在茂密的林木中啭鸣,
心境宁静,在落日余晖前。
浮名终究无益处,
从此愿意安住禅修之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定居在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的生活。诗人在这里已经安居十年,过着宁静的生活。他穿过竹径,进入寺院,留下了来访的客人,共同聆听山泉的声音。诗人感叹在这片茂密的林木中,鸟儿的鸣叫,和落日的余晖映照下,他的心境变得宁静。诗人体会到名利浮华终究无益,他决定在这里安住,专心修行禅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和生活方式。通过描写寺院的环境和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心境宁静的愿望。诗词中的“留客听山泉”,呈现出诗人乐于与人交流,分享内心感受的态度。最后两句“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他认为注重修行才是真正有益的事情。整首诗词氛围朴实宁静,通过寺院的舒适环境和与自然的融合,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这首诗词也传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修行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裴迪,关中人。初与王维、崔兴宗居终南,同倡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友善,尝为尚书省郎。诗二十九首。

诗词推荐

盛秋故侣临湖壖,邀观十里传馨桂。岩峦回复烟岚消,一径交花满晴吹。坟头两株异枝干,葳蕤丹蕊璎珞细。止箯仰面眩眼目,光景醉人尤物最。深入草木皆佛性,断续溪声初引睡。俄惊柟竹上穿霄,十年重认午眠寺。写经作塔诸天寂,窜影入林飞翮避。遗基补筑松巅阁,围带列屏蓄山气。

江上初收战马尘,莺声柳色待行春。双旌谁道来何暮,万井如今有几人。

白足礼江沙,七星在云表。洗心无一尘,缺月西南晓。

袜尘去眼恨成堆,赋客当年浪费才。何似天风吹雾鬓,乘鸾新自月边回。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风褭危樯浪拍船,三更残月下空弦。离鸿过尽啼乌困,犹自愁人不得眠。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独我尚留真有命,天於人欲本无私。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北祖三禅地,西山万树松。门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翦凿基阶正,包藏景气浓。诸岩分院宇,双岭抱垣墉。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峰。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冲。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佛语迦陵说,僧行猛虎从。修罗抬日拒,楼至拔霜锋。画井垂枯朽,穿池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愁思里。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箫韶已矣。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年来声誉休废。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时有几。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兴亡过耳。任北雪迷空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还期。只为生人重,非贪死节奇。冷云回雁处,妖雨泣鹃时。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着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县知无一得。

钓舟远隔菰蒲雨,酒幔轻飘菡萏风。彷佛层城鳌背上,万家帘幕水晶宫。

车马声都绝,比邻迹亦疏。浅倾家酿酒,细读手钞书。薄饭惟羹芋,闲游不借驴。有时还自笑,省事更谁如?

一声残角绕千门,霜气涵空乱宿氛。车马往来无僻地,星河收去有闲云。余生惨淡身宜佚,人事崎岖足反勤。渐喜太阳浮海面,群鸦鸣噪尚纷纷。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偪塞天星近,纷纶世事平。瘴消原谷长,蝗死岳芝生。径合迷车辙,宵明误鼓声。绔寒空数挽,履绽莫深行。眼看山城老,心经木有神。燕台六月旧,粤岭一冬新。色映康衢色,花沾彩服春。瑞多休更辑,禹甸有穷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