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十五)》
拼音和注音
jiā rén yán sè jīn bù hóng , yì zhī suǒ xǔ yán shuí t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佳人:(书)(名)美丽漂亮的人:才子~。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乱愁积草芟益多,楚人拊缶秦人歌。
歌如遏抑缶如激,能使闻者心违和。
黄鹄不翔天峨峨,寒云拂落庭前柯。
山容凄凄不肯绿,疏绿森森是檐竹。
抱衾听蛩隔竹屋,同病佳人各空谷。
佳人颜色今不红,意之所许言谁通?
我歌有竟愁无穷,奈何困我霜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