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和合驿》
拼音和注音
wú dào qǐ yīng zhǎng zhí zhú , qián kūn cǐ qù yǒu cāng zh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乾坤:(名)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扭转~。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二:「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十年尘暗蓟门楼,万里风来汉使舟。
挂席昼移横海日,鸣桡秋荡大河流。
孤城奏角黄云合,远戍逢砧白雁愁。
吾道岂应长踯躅,乾坤此去有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