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应之永日

多病倦烦暑,幸兹山水幽。
惜芳悲鷤{右封去寸左鸟},占雨听鸣鸠。
池影澄当户,山阴暮转楼。
黄昏萤点点,秋信与堪愁。

作品评述

《和应之永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多病倦烦和炎热夏季中,幸运地享受到了宁静的山水之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病倦烦暑,
幸兹山水幽。
惜芳悲鷤,
占雨听鸣鸠。
池影澄当户,
山阴暮转楼。
黄昏萤点点,
秋信与堪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里身体不适、疲倦烦躁的心情,但他却能在宁静的山水之间找到一丝慰藉和安宁。他感叹花朵的凋谢,悲叹鸟儿的离去,同时也倾听着雨声和鸣鸠的鸣叫。他观察着池塘的倒影在门前清澈明亮,山影在傍晚时分转到楼前。黄昏时分,点点萤火虫在暗中闪烁,这给人一种秋天即将来临的预感,也引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炎热夏季中的心境和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通过欣赏山水之美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慰藉。诗中的花朵凋谢、鸟儿离去、雨声和鸣鸠的鸣叫,都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的暗示。作者通过描绘池塘的倒影、山影的转移以及黄昏时分的萤火虫,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秋天即将到来的预感。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少年鉴止水,自喜颜色好。如今对明镜,但觉增老丑。老丑将奈何,行当就枯朽。古来圣与达,阅纪谁长久。仙药不可求,红颜复何有。嵇阮真可人,沉冥一杯酒。

潭潭居府美哉轮,歌舞回头迹已陈。东阁早知为马厩,西曹正可认车茵。高明易瞰多招鬼,富贵无常忽易人。看取田文何意气,雍门未鼓泪盈市。

布衣所朱极封留,佩印归来天倦游。汗马无功开上郡,铸龟有意雇中流。南巡空负黄图恨,北望还兴紫陌愁。王国不烦谋主父,自怜支子亦通侯。

失志思浪迹,知君晦近名。出关尘渐远,过郢兴弥清。山尽溪初广,人闲舟自行。探幽无旅思,莫畏楚猿鸣。

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我性拙且蠢,我命薄且屯。问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亦曾举两足,学人踏红尘。从兹知性拙,不解转如轮。亦曾奋六翮,高飞到青云。从兹知命薄,摧落不逡巡。慕贵而厌贱,乐富而恶贫。同出天地间,我岂异于人。性命苟如此,反则

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绿水阴空院,春深喜再来。独眠从草长,留酒看花开。过雨还山出,向风孤鸟回。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珮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汜水初呈秘象,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

落尽桃花水满湖,西山西塞长新蒲。斜风细雨今如许,青笠绿蓑谁又无。圣主龙飞邦有道,醉仙睡到日高梧。何时尧舜无巢许,我也人乎粘壁枯。

吴钧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

灵云一见两眉横,引得渔翁良计生。白浪起时抛一钓,任教鱼鳖竞头争。

苍崖观出日,依稀自扶桑。初如浴咸池,苍苍或凉凉。渐若宾阳谷,赫赫复煌煌。海滨升霞彩,贯地万丈长。摄提御天衢,一照明万方。不愿发五色,不必呈九光。无用现重轮,无贵珥青黄。吾心愿吾君,盛德如朝阳。照临冒下土,威名烛无疆。不复迭而微,常进炽而昌。蚁行理虽切,丸跳

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一声蝉到耳,千炬火然心。岳静云堆翠,楼高日半沉。引愁憎暮角,惊梦怯残砧。露白凝湘簟,风篁韵蜀琴。鸟喧从果烂,阶净任苔侵。柿叶添红景,槐柯减绿阴。采珠逢宝窟,阅石见瑶林。鲁殿铿寒玉,苔山激碎金。郄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名自张华显,词因

天高吾庐卑,南风不肯辱。赖有北邻富,垣墉岌高矗。辚辚飚车来,欲去泥其轴。加辕乃临臣,北户清以穆。时时唤笙奴,一枕共清热。向来北窗人,此秘当已独。持我无弦琴,千载赓此曲。

城南饮骑散,君赴蓬山庐。禁门肃清夜,飞阁何渠渠。深沉漏下始,萧飒雨气馀。俯仰河汉明,高情邈冲虚。独怀同舍郎,被命分左鱼。得州东南胜,绕郭生芙蕖。苦嗟已留滞,三岁纷尘裾。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冯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方朔虽金门,避世

身老与世疏,但有世外缘。五年客江西,扫轨谢往还。依依二三老,示我马祖禅。身心忽明旷,不受垢污缠。偶成江东游,欲别空凄然。缘散众亦去,飘若风中烟。〈高安三长老,与之甚熟,别后文老去洞山,聪老去圣寿,全老化去。〉华阳本荒邑,缁素明星悬。偶然得老尉,旧依育王山。

龚黄吁已远,循吏舍公谁。卧辙留行色,归装减到时。朝色驰牙刻,郡谘立生祠。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土知。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