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二首)

二龙怅望杳东游,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
¤

作品评述

《读史有感(二首)》

二龙怅望杳东游,
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
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
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
当时何用割鸿沟。

中文译文:

两条龙儿遥望东方遨游,
弓剑在苍茫之中满怀愁。
青草荒芜只剩下双冢的明月,
彩云已散六宫的秋意消留。

长江的落日让忠臣怀恨,
易水的寒风令壮士感到羞耻。
楚汉两国的兴亡都只是一场梦,
那个时候何用割开鸿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甘瑾创作的《读史有感(二首)》之一。通过描绘历史中的英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两条龙遥望东方游离的情景,象征着古代英雄的壮志豪情。弓剑苍茫满地愁,表达了英雄们在乱世中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青草荒芜,只有双冢还矗立在月光下,彩云已散六宫的秋意消留。这里通过描绘景物的凄凉和破败,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

第三联的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忠臣壮士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两句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表达了对历史中的纷争和战乱的思考。楚汉两国兴亡都只是一场梦境,历史的纷争和分裂有时是不必要的,因此提出何用割开鸿沟的疑问。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中的英雄壮丽景象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团结一致。同时,也在诗中体现了对英雄忠臣和壮士的敬意和钦佩。

诗词推荐

蜮今沙射影,鳄人尾勾人。不是妾饶舌,愿言君爱身。

路傍遥见一山居,欢喜犹如见故庐。见似故该犹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扁舟几度到南昌,东望家山道路长。醉里不知身是客,故人多处亦吾乡。

倐忽经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惊十二旬。绝代方言空问俗,蓬山直舍已凝尘。汗青何日成书去,头白常惭窃禄频。

一年一度一除夜,趱得世人霜满颠。七十三年除过了,未知除尽是何年。

我爱仙居好,安民去百奸。诚心虽照物,政体昧循环。喜有纲条立,惭无教令颁。三年忧且病,王事岂能间。

中腴外劲介如坚,能伴寒松晚菊鲜。闻道元城心似铁,故教持向蛤蜊前。

子美间蔷离乱际,尧夫生长太平年。可耿橡粟天寒拾,不似莺花日晏眠。尤乐在人均是命,盛衰有数部由天。腐儒老矣无奇计,独立斜阳意茫然。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髑髅如雪混涂泥,浪打沙填晚更凄。烽警上流兵未解,灰寒中土客徒栖。怀归日积思鲈切,歌凯风闻集雁齐。忧患转深头转白,江云不障夕阳西。

春申随质若王图,为主轻生大丈夫。女子异心安足听,功成何更用阴谟。

曏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典。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入使孜孜悯惸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以之为雪耶,雪或堕汙浅。以之为玉耶,玉或附旒冕。春前每尝试,岁晏不退转。悠哉似有道,可与共舒卷。

春峦如佳宾,应接何敢暇。我来日与对,不觉迫初夏。繁林涌翠雾,经综密无罅。鸣鸟间啼莺,郑音忽奏雅。萋萋碧草间,晔晔赪紫亚。幽栖绝俗交,燕坐陪僧话。论事覈古今,谈禅悟生化。新茗瀹云涛,迥胜酒新醡。嘉蔬煮玉版,可鄙食肉者。时诵渊明诗,万虑足陶写。芳春背人去,归舟

去时栀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谁分江湖摇落后,小屏红烛话冬心。

矣,作平声满江红赠之。傅粉何郎,比玉树、琼枝谩夸。看生子、东涂西抹,笑语浮华。蝴蝶一生花里活,似花还却似非花。最可人、娇艳正芳年,如破瓜。离别恨,生叹嗟。欢情事,起喧哗。听歌喉清润,片玉无瑕。洗尽人间笙笛耳,赏音多向五侯家。好思量、都在步莲中,裙翠遮。

醉入机缄喜不胜,几多风雨一番晴。扫除氛祲乾坤大,拂度光辉日月明。万计官逋纾吏责,十分灯夕看人情。熙熙不但夫台乐,从此东南说建平。

沙头小燕鸣春和,杨柳垂丝烟倒拖。将军楼船发浩歌,云樯高插天嵯峨。白虹走香倾翠壶,劝饮花前金叵罗。神鳌驾粟升天河,新承雨泽浮恩波。

推鸾车,伐鼍鼓。从帝子,迎天女。天女喜,立龙旗。冯小宝,光陆离。云斑斑,覆铜山。新城鸣鴃如乳乌,飞来为尔栖青梧。控鹤府令云衣裾,仆射窜死令公诛。妇惧儿无呼,儿呼惊索胡。宜都内人立次且,手擎何物金唾壶。请为大家画长图。徐公子,哗且止,卿无来。明堂屡舞覆龙杯。

闭门觅句每无悰,句在茅茨烟雨中。和烟和雨收拾取,等晴却写与东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