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咏五台

五顶嵯峨按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操,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
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门五百余。

作品评述

《总咏五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商英。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五顶嵯峨按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操,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
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门五百余。

译文:
五座高耸的山峰依照太虚的布局层层叠叠,其中偏向称赞我居住的那一座。在毒龙池旁云雾缭绕,猛虎岩前的客人稀少。冰雪覆盖整座山峰,像银色的点缀,香花遍布,像锦缎一般舒展。摆放开来的坐具长达三尺,已占据山门五百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被认为是佛教的圣地之一。诗中的五座山峰高耸入云,布局按照太虚的原则,其中有一座被作者称为自己的居所,显示了作者对这座山的亲近感。

诗词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壮丽和神秘:毒龙池旁云雾缭绕,猛虎岩前的客人稀少。冰雪覆盖整座山峰,给山峰增添了银色的光彩,香花遍布,犹如锦缎般绚丽。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五台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表达出对山峰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描绘了山门前的坐具,展开的坐具长达三尺,显示了山门前的客人众多,已经超过了五百人。这也表达了五台山的声望和重要性,吸引了众多的信众和游客。

赏析:
《总咏五台》通过对五台山的描绘,展示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佛教文化的魅力。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峰、云雾、冰雪、香花等景物,以及山门前的热闹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中的太虚、毒龙池、猛虎岩等词语都是五台山的地名,这些地名的运用增添了诗词的真实感和历史文化的厚重感。通过描绘五台山的壮美景色和人气旺盛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这座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也向读者展示了五台山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词具有浓厚的地方情感和宗教情怀,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了五台山的独特之处。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五台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也能够领略到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

诗词推荐

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朱陆氏。鹅湖许多公案,烧了没一些事。

我久欲作三老诗,苦无佳句能解颐。抽轧鄙思成无期,有语欲吐还茹之。忽得新篇向此诗,恍如春草生谢池。明珠万斛光陆离,璀璨不减珊瑚枝。压倒元白头欲垂,直与李杜肩相差,使我手把不停披。忆昨梅花吐琼蕤,枝头爱日有舒迟。虽恨捧觞无翠眉,吾人臭味自相宜,花下清欢聊共追。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

驻颜元不待丹砂,筋力浑如昔建牙。剥尽皮毛真理窟,分些膏馥与儒家。苦吟寒谷应生黍,罢讲诸天亦雨花。自笑一生迷传注,傥容北面学南华。

蛮触杂奔竞,蝇蚋纷争喧。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轩。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壮士万里怀,肯谢漂母餐。古来王佐才,多在耕钓间。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湖滨儜立应相望,一信樵风晚未归。

老去玄衣敝,归来白屋寒。故书多散失,时事转艰难。背日松悭长,经霜菊尽乾。邻翁犹念旧,扶杖数相看。

一交销取万黄金,将病求医在用心。化尽此身成药树,不妨栽得病根深。

柳未摇金草未芽,寻幽逸兴属诗家。不辞山下五六里,为爱枝头三四花。喷月清香犹吝惜,印溪疏影恣横斜。固应羞涩怯寒峭,结子成阴已有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婢妾纷纷只谩争,美人后出更倾城。东君可是多情思,留取妖容作饯行。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男儿志。

愚悃无华敢自欺,寸诚珍重吏民知。东风重倚庭前树,送别人情似到时。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罢奏笙篁夜欲阑,银河光浸紫微寒。星移月暗无消息,客散云楼酒椀乾。

布榖声中日脚收,瘦藤叫我看西畴。露珠走上青秧叶,不到梢头便肯休。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腊天风景最无常,儿造颠狂亦有方。将放雪飞连夜雨,欲留晴往一朝霜。城头柳色吟边动,山曲梅花梦里香。身在黄尘三尺外,静中无日不春光。

君才可从六龙飞,便合超腾向日畿。曾使诸生馆下立,又骑一马醉中归。江山得助云蒸笔,桃李不言春上机。归去来园花似海,子行吾且闭柴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