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春工投老日駸駸,阅遍芳菲又绿阴。
不复椅梧倾宿凤,几番淮海变鸣禽。
太阿自抚为知己,焦尾谁弹莫赏音。
高下风花何足问,向来出处固无心。

作品评述

《即事》

春工投老日駸駸,
阅遍芳菲又绿阴。
不复椅梧倾宿凤,
几番淮海变鸣禽。
太阿自抚为知己,
焦尾谁弹莫赏音。
高下风花何足问,
向来出处固无心。

中文译文:

春天的工作已经过去,老年的阳光依然明亮,
我阅读了无数的花朵和青翠的荫蔽。
椅梧树不再倾斜着迎接凤凰的归来,
淮海间几度变换着鸣禽的声音。
太阿山自我抚摸以示知己之情,
焦尾琴弦谁来弹奏,却无人赏识音韵。
高低的风花已不值得探究,
因为它们的起源本就无关紧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事物变迁的感慨。诗人虞俦生活在宋代,他观察到了春天的工作已经结束,老年的阳光依然明亮,这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无情的特点。

在诗中,作者以花朵和青翠的荫蔽来象征春天的美好景色,他阅读了无数的花朵,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然而,他注意到椅梧树不再倾斜迎接凤凰的归来,淮海间的鸣禽的声音也发生了变化。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和世界的变迁感到惋惜和无奈,人事物皆随时间而变,而人类对此无法左右。

诗中提到的太阿山是一座位于今天的安徽省的山,太阿山自我抚摸可以理解为作者自我安慰,寻求心灵上的安抚。焦尾琴弦谁来弹奏,却无人赏识音韵,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

最后两句"高下风花何足问,向来出处固无心"表明作者对高低的风花已不再关注,因为对事物的起源和归属并不重要,他淡然对待这一切。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体经历为表达对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淡然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诗人将对时间和事物变迁的思考与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示了虞俦独特的艺术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坛畔归云冷湿襟,拂苔移石坐花阴。偶然醒得庄周梦,始觉玄门兴味深。

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余。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

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凡。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

离歌泣断云,别舞愁飞雪。凤皇台上望,琼箫绝。钗分玉燕,寸雨回肠折。碧空归雁阔。犹有疏梅,岁寒独伴高节。鲛绡罗帕,泪洒胭脂血。悠悠江上水,天连接。朱楼遍倚,万里空情切。此恨凭谁说。天若有情,料天须有区别。

章甫公西愧点雩,断缨子路羡柴愚。天知人弃终从福,道屈身伸赖读书。有日官曹须忍耐,薰天声利尽欷嘘。行藏谩似琅琊客,采药深山日不虚。

杏花无数连村落,也有人家挂酒旗。春色撩人只供醉,却怕风吹易醒时。

东风池馆雪消迟,雪色灯光映酒时。夜半醉归河上路,马头明月正相宜。

檐外竹珊珊,空房住一间。无人曾到此,老子有余闲。士蚀铜樽绿,苔滋粉壁斑。於焉自成乐,遮莫笑痴顽。

胜得清明一半暮,蜂衙蝶使往来频。东风自动秋勒索,不见海棠花下人。

海国凉生吹雨花,西门十里即天涯。山衔落日孤云细,林着疏风翠筿斜。湖海壮心惊白首,庙堂清议属乌纱。洛阳年少空前席,宾客梁王忆汉家。

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绕画堂。眉黛蹙成游子恨,脸红烧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送目,不知谁是楚襄王。

谁谓花庵小,缠容三两人。君看宾宽上,经月有凝尘。

徇物笑蛮触,自守等毅豹。寸壤闻蚓吟,九万观鹏踔。孰知尘外士,戴目懒此校。营营彼谁子,磔蝟计微效。

花竹萧骚小圃畦,官居翻似隐沦栖。巴山四合秋阳满,杜宇黄鹂相对啼。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

花开已堪镜,半绿卷如杯。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