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方庵春日花胜宴客,为得雏庆·花翁赋词,俾属韵末)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
细缕青丝裹银饼。
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
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
料别馆、西湖最情浓,烂画舫月明,醉宫袍锦。

作品评述

《洞仙歌(方庵春日花胜宴客,为得雏庆·花翁赋词,俾属韵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吴文英。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
在美好的春天,人们欢聚一堂,共庆生日和迎接春天的到来。

细缕青丝裹银饼。
细细的青丝绑着银饼。

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
更换美玉和金饰,装点座位上的簪花。

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
歌声环绕着温暖的氛围,梅花和桃花的美丽竞相辉映。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
花朵在露水中弯曲盘绕,黄莺进入新年,为这个宜男之夜增添了一座小山作为枕头。

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
等待在枝头上,尽情享受东风的滋润,果实成熟,蓝桥的去处,再次寻找琼浆美酒一饮。

料别馆、西湖最情浓,烂画舫月明,醉宫袍锦。
料理好别馆,西湖的美景最为浓郁,破败的画舫在月光下闪耀,醉心于宫廷的锦绣。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日花朵盛开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魅力和生机。诗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春天和花朵的赞美。诗人运用细致的描写技巧,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欢愉和生活的美好。整首诗词以花为主题,通过花朵的美丽和繁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宴会、音乐、美酒等元素,增添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诗词推荐

琵琶初调古《凉州》,万壑风泉指下流。好是贞元无事日,玉宸宫里按新秋。

边塞

穷巷闲门本然,强将爆竹聒阶前。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口不两匙休足縠,身能几屐莫言钱。扫除一室空诸有,庞老家人总解禅。

边塞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边塞

茶杯凝细孔,香岫起微云。树影窗间见,禽声屋角闻。流年易抛掷,旧学失锄耘。师友今零落,何人为运斤?

边塞

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边塞

心存名山久,积岁未及游。将过值风雨,路不通马牛。丁壮四五人,篮轝时更休。转谷逢烟火,下隰多田畴。偃穟黄压亩,刈麻东盈丘。始觉山门深,长松如腾虬。直上百余尺,苍髯叶修修。五峰迎人来,冷逼台殿秋。石泉出云中,引入舍下流。缘源至岩口,岩底鱼可钩。天昏碧溪去,果熟

边塞

昔闻河上公,今见濠上翁。姓名氏时易,道德经解同。

边塞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目眄眄兮意蹉跎,

边塞

江家旧宅枕溪头,谁向溪湾著小楼。无奈当年亡国恨,潮生潮落几时休。

边塞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边塞

谁将铅粉比清真,天赋殊姿秀色匀。只许谪仙为酒友,应呼卫玠作尘人。悬灯不减秋冬雪,入盏先俘隔岁春。堪笑古今同一白,诗人吟着总凝神。

边塞

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竟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边塞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边塞

佛书曾画牛犁舌,以易耕心却不然。一寸地中栽□□,□将三寸舌谈天。

边塞

自来名教属吾曹,立极何须说断鳌。聊把经纶寄鱼钓,岂无裴楷试仙涛。

边塞

柳条风慢天初暖,花影晴光地亦香。

边塞

莫恋醉乡迷酒杯,流年长怕老年催。西陵水阔鱼难到,南国路遥书未回。匹马计程愁日尽,一蝉何事引秋来。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边塞

假道趋南浦,排墙度小沟。仙人中摘李,邻里外依刘。良友经时集,清贫觉我优。槟榔初不设,佳茗或相投。

边塞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边塞

月底云楼一水湄,天光湖色两琉璃。樽前更坐清风客,笔下争翻白雪词。物外骨毛应自爽,世间笑语不容追。千年庾亮胡床后,此兴今人亦未衰。

边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