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

大涤山头一振衣,仙人曾向此幽栖。
至今翠箬丹砂隐,夜半浮光古洞飞。

作品评述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是宋代诗人赵汝普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

大涤山头一振衣,
仙人曾向此幽栖。
至今翠箬丹砂隐,
夜半浮光古洞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谒见清官宗叔纪洞霄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仙境般美景的向往。

首先,作者描述了大涤山山头的景色。大涤山是一个山峰的名称,作者一振衣,意味着他抖去尘埃,准备迎接清官宗叔纪洞霄的到来。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清官的崇敬之情。

接着,作者提到仙人曾经在这个地方修行。仙人是神话中具有仙人身份的人物,修道成仙,寻求长生不老的境界。仙人选择在这个幽静的地方修行,说明此地的环境优美,有着仙境般的特质。

然后,作者描述了至今,翠箬(一种绿色的竹子)和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隐匿在山间。这里,翠箬和丹砂被用作隐喻,表示山间的景色依然美丽,但并不显露于外,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这种隐匿的美景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探索的冲动。

最后,作者描绘了夜半时分,浮光在古洞中飞舞的景象。这里的浮光可以理解为灵光或仙气,古洞则是仙人修行的所在地。这句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神秘色彩和超凡意境,使读者产生对仙境的遐想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官宗叔纪洞霄的崇敬,展示了山水之美和仙境的神秘氛围,引发读者对自然美和超越凡俗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夜半浮光古洞飞的描写,使诗中的景色更加生动,读者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境之中。整首诗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

诗词推荐

官渡。官渡。犹记画桡去路。小怜歌扇谁寻。岁岁东风恨深。恨深恨深深恨。风外落红几阵。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客枕难成梦,秋宵转觉长。莎鸡鸣不住,阶下月如霜。

常山县东足可惜,山光半紫溪全碧。柳屿阴中轧轧车,桑畴径里青青麦。溪流终日伴人行,隔岸青山唤得譍。石季伦家新步障,李将军画小园屏。多情小艇招贤渡,载我溪南看山去。黄昏我宿溪自行,只有青山伴人住。

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

黄家亭馆人称好,杖屦春风领客行。开放园门千嶂入,爱他山阁一溪横。花迷粉翅双飞蝶,柳露金衣百啭莺。酒后着棋聊适兴,未须屑屑较输赢。

当年童子见,今见二毛翁。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大和空国逐浮虚,曾为苍生一扫除。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

吾家居处本关西,旧记遗踪事不迷。屡过华清无一字,恐人笑我不留题。

十载驱驰倦荷锄,三年生计鬓萧疏。辛勤几逐英雄后,乙榜犹然姓氏虚。欲射狼星把弓箭,休将萤火读诗书。身贱自惭贫骨相,朗啸东归学钓鱼。

江南盛郁蒸,代北纷霰雪。卞生无出游,何以得此刖。一朝有天运,春华未萎绝。吾犹托雄鸠,而彼固不拙。

何人剥啄扣云关,袖有新诗数百篇。官徵自调相和应,珠玑不拣尽光圆。昌黎荐士惭无路,东野盘空枉笑天。闻道二亲犹未葬,知谁著眼为渠怜。

淡月华灯春夜。送东风、柳烟梅麝。宝钗宫髻连娇马。似记得、帝乡游冶。悦亲戚之情话。况溪山、坐中如画。凌波微步人归也。看酒醒、凤鸾谁跨。

子舟诗书客,画手睨前辈。挹袂拍其肩,余力左右逮。摩拂造化炉,经营鬼神会。光煤叠乱叶,世与作者背。看君回腕笔,犹喜汉仪在。岁寒十三本,与可可追配。小山苍苔面,突兀谢憎爱。风斜兼雨重,意出笔墨外。吾闻绝一源,战胜自十倍。荣枯转时机,生死付交态。狙公倒七芧,勿用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龙楼冷落夏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人间至艺难得主,怀抱差池恨星律。邗沟仆射戎政闲,试渡瓜洲吐伊郁。西风九月草树秋,万喧沈寂登高楼。左篁揭指徵羽吼,炀帝起坐淮王愁。

汉代明经相,唐朝镇俗贤。时方尊长孺,天遽夺公权。衮冕颁新隧,笳箫入故阡。文成内外服,二美冠周篇。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觚棱脱脱风尘表,峭壁垂垂日月低。

山径晚樵远。深壑孱颜。孙山背後泊船看。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