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作品评述

《赤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帐前斫案决大议,
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
周郎焉敢破王师。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场景。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刘备和孙权。诗词开头的"帐前斫案决大议"意味着在军帐中,领导者们在研讨如何应对曹操的进攻。"斫案"意指重拍案子以示决定,"决大议"则表示做出重要决策。

接下来的句子"赤壁火船烧战旗"描绘了赤壁之战中孙权的策略。赤壁之战中,孙权利用火攻的计策,派出火船烧毁曹操的战旗,造成混乱和恐慌,为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创造了机会。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孙权智谋的赞赏和敬佩。

最后两句"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表达了对曹操的讽刺。"曹瞒"指的是曹操,"忠汉室"指代汉朝的皇室。诗词表达了如果曹操真的效忠于汉室,那么周瑜又怎敢破坏曹操的战斗计划呢?这是对曹操自私和不忠诚的批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展现了作者对孙权智谋和曹操虚伪的思考。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忠诚和智慧的崇高追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诗词引发读者对忠诚、智谋和历史意义的思考,并赋予了这段历史以永恒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诗词推荐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

尽道先师今日死,谁知今日是生朝。不知却有何凭据,紫柏黄檀一处烧。

满卷变离骚,欧公一素袍。岂惟将厚意,要使丐残膏。宿草成千古,生刍为一号。虽无韩子诔,贞曜本来高。

玉堂清冷寐难频,月姊高寒远莫亲。伴直径频呼苦酒,不应觅句调他人。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閒。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

每思槌拂恨难酬,孤屿寻归月正秋。堂上若呈圆相去,乃师应错骂双檮。

仁义晋阳主,神功致太平。子孙承事业,妇寺窃权衡。府卫兵先坏,租庸调不行。未几三百载,逆贼入宫城。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翰林文字本雄强,况复斋祠向静坊。高树黄鹂无去意,深廊朱幕动微凉。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庭下阴苔未教扫,榴花红落点青苍。

香黍筒为棕,灵苗艾作人。芳音邈已远,节物自常新。

方舟追送愧情新,水宿风餐两日程。欹枕清滩醒醉梦,此中强半是离声。

云气阴阴绕殿庐,雨声摵摵响阶除。薰炉翠被延周蝶,黄墨朱缸订鲁鱼。野性登朝常蹙踖,亲年须禄向踌躇。叨陪大典论疑信,滥等诸儒课密疏。汉殿修文开白虎,海邦张乐享爰居。绮寮蕙草青霏入,瑶圃梅梢玉雪初。史藁堆床殊未已,诗材满地欲焉如。倦投东观中郎笔,起读西崑病监书。

灵山相识已平生,雨後精神见未曾。一朵碧莲三万丈,数来花片八千层。云姿雾态排天出,竹杖芒鞋欠我登。羡杀峰头头上寺,厌山不看是诸僧。

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犹残腊火燔空腹,时有惊雷起蠹枝。想见妖灵占上象,龟山猎罢旧都移。

语讹觉齿疏,冠倒感发稀。屡为曼容免,遂赋渊明归。今日天气佳,雨丝弄斜晖。起居惟所适,单复时易衣。出游叩僧庐,归卧掩渔扉。一笑顾儿子,正尔良未非。

低头拜我苍髯翁,来如飞鸟去如风。一夕共饮斗柄北,平明已向函关东。众中旧骑破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骢。疾驱似逐邓林日,不肯暂住行何穷。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不拟相逢古道。才疑梦、又还惊觉。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白帝城边莺乱啼,忆骑瘦马踏春泥。老来感旧多凄怆,孤梦时时到瀼西。

芳菲菲兮月之桂,子之家兮傅芳世世。月之桂兮古犹今,往则得兮子宁不嗣音。冠鹖冠兮谢章甫,司征商兮河之浒。更兼官兮部运,幸讫事兮事忤。归来兮归来,倚门怅望高堂慈母。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清时肥遁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溪花野草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软蒸抱石倾新醅,麋鹿惯我还无猜。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羹等客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