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夏日应制(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ēng róng rì jiǎo huǒ yún hóng , zhú guǎn hé tíng zuò wǎn f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峥嵘:(形)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平凡:山势~|殿宇~。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峥嵘日脚火云红,竹馆荷亭坐晚风。
天下谁为无暑地,月中宁有广寒宫。
冰颁玉井恩施溥,露忆金茎渴思空。
多少苍生方病暍,为霖须仗傅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