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乞朱樱十首

桃李从渠著斗量,明珠颗颗更含香。
红颜不老如丹渥,笑诧南翁见未尝。

作品评述

《和人乞朱樱十首》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桃花和樱花的美丽,以及红颜的鲜艳和不老之魅力。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人乞朱樱十首》中文译文:
桃树和樱树结满了花朵,
明亮的珍珠一颗颗都带着芳香。
红颜容颜不衰老,如同珊瑚一般鲜艳,
笑声令人惊叹,南方的老者也未曾一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词藻和意象来描绘桃花和樱花的美丽景象。桃花和樱花是春天的代表,它们以鲜艳的花朵装点了整个春季,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美好。作者用"明珠"来形容花朵,强调了它们的珍贵和光彩夺目的品质。花朵散发出的香气,更增添了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红颜的鲜艳和不老之魅力,突出了红颜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红颜的容颜永葆青春,不受时间的侵蚀,如同珊瑚一般鲜艳动人。这种不老的美丽令人惊叹,甚至让南方的老者也未曾一见。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红颜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红颜的稀有和珍贵。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以生动的语言和美丽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红颜的魅力。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花朵的绚烂,同时也体会到红颜的美丽和不朽的魅力。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谁复与车还。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

飞来峰下,龙床角畔。用没意志一著,师僧遭他惑乱。胡笳忽转阳春调,也有知音来合伴。描邈将来,未得一半。直饶即今此话大行,已是彼此两不著便。

窗破入云气,林疏漏月痕。

一别三年长在梦,梦中时蹑石棱层。泉声入夜方堪听,山色逢秋始好登。岩鹿惯随锄药叟,溪鸥不怕洗苔僧。人间有许多般事,求要身闲直未能。

经年相别阻传杯,忽见梅枝入眼来。今日劝君休惜醉,不应辜负腊前梅。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地白钟声寂,山秋夜色多。倚阑成雪界,按户即天河。野气沉平楚,池光转碧萝。忽闻清籁发,凄绝独如何。

良骥驰康庄,骧首轻韅鞅。筋骨倏谢昔,得无伏枥想。自审涎颡质,蹀躞欲奚往。如我合渔樵,夺炀忘幼长。资身本缺如,与世志空广。老去傃所安,岂直乐榛莽。

从此褰帷去帝乡,闾阎辛苦是平章。皂囊若有新丰奏,才过龙团第一纲。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烧药炉存草亦灵,煮茶灶冷水犹清。老仙一去无消息,只有飞泉落佩声。

一气妙磅礴,万汇屈者伸。方寸函太极,宇宙皆吾仁。端平改化弦,真儒手洪钧。厥今扶公道,皆昔夹袋人。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

晨曦出没雾交流,独唤江船立渡头。岚光映县居民丽,红叶漫山客意愁。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此日还归追曩事,孤生泪尽黑貂裘。

掬取长江供砚水,借将碧汉作蛮笺。兴来拈起如椽笔,大咏高吟欲上天。

相逢莫厌重留连,邂逅浮云只偶然。前日一樽穷乐事,今朝千里感流年。尘侵遗迹留漳水,风入高吟动蜀鞭。锦鲤往来出江浦,应传秀句满嘉川。

大雪迷空野,征人尚远行。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舞极摇溶态,闻余淅沥声。客炉何暇暖,官酤未能醒。薄吹消春冻,新暘破晓晴。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

出师亘长云,尽驱诣阙下。首唱恢大义,垂之俟来者。

得雨郊原已遍耕,东家西舍多逢迎。前山云起树无影,别浦潮生船有声。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