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红梅盛开有感

少年桃李竞青春,回顾寒梅已丈人。
强欲施朱追俗好,谁知翻是失天真。

作品评述

《早春红梅盛开有感》是宋代黄公度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早春观赏红梅盛开时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描绘了少年们如桃李花一般竞相绽放的青春景象,同时回顾了自己已经步入中年的现实。作者以红梅为喻,形容自己追求世俗欲望的冲动和迷失,表示自己不再保持纯真的天性。

这首诗词通过对红梅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变迁和对逝去青春的思考。它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年华易逝和现实压力对人性的影响的思考。

赏析:这首诗词以红梅为象征,通过红梅盛开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自我迷失的深刻思考。它通过揭示作者在回顾过去时对自己失去天真的认知,表达了成熟之后的迷茫和对于人性纯真的追求。作者通过红梅的形象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出来,使诗词更具象征意味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词既有对年轻时活力四溢的描绘,也有对中年时的自省和迷茫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它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抒发内心的矛盾和追求纯真的渴望。

总的来说,黄公度的《早春红梅盛开有感》通过对红梅的描写,以及对自我迷失和对纯真的思考,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思想表达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布衾生凄寒,夜夜梦归去。心恐秋风深,摧残紫荆树。

百二秦川四塞宽,甘泉烽火报平安。泥书双笔迁郎署,粒食千金仰县官。江海斗生抛别墅,关山何日解征鞍。定将鞭算资心计,流马功成国史刊。

巨细洪纤在在,飞潜动植芸芸。乾坤升降不停轮。借问谁为转运。妙理周行独立,真君莫测冥存。一针一草尽浑沦。拈出虚空有*。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迭乱云浮。

太平无事似熙丰,天乐声和下帝宫。禽鸟也能知乐事,宫莺娇醉弄春风。

蓬门相直是南山,傍着丹梯尚可攀。野兴旧同流水远,道心今共白云閒。

九月到盘洲,华发惊霜叶。缓步绕东篱,香蕊金重叠。橘绿又橙黄,四老相迎接。好处不宜休,莫放清尊歇。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黄叶枝头又早春,红花景里多明日。任翻河汉风北来,终是乾坤日东出。

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蜀丝鸳鸯织锦衾,逻檀凤凰斫金槽。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哀弦凄断感情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一互清虚,十分明白。借兮是功,转兮非色。天盖地擎兮体之有余,雷轰电掣兮用之不测,情未生时如何隔。

近听千丝急,遥闻一磬清。恐伤诗肺腑,不作断肠声。

紫殿谏多防佞口,清秋假满别明君。惟忧急诏归青琐,不得经时卧白云。千载茯苓携鹤劚,一峰仙掌与僧分。门前旧客期相荐,犹望飞书及主文。

銮舆顺动,嘉气满神京。辇路宿尘清。钩陈万旅随天仗,缥缈转霓旌。都人望幸倾尧日,鳌*溢欢声。临观八极辰居正,寰宇庆升平。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曾无我赢。

南村地胜。曲水横斜穿柳径。是处池塘。拍塞荷花映粉墙。高堂大厦。户户如屏堪入画。峻岭崇冈。日日生云遥降祥。

圣皇宗祀怀多福,恭回来看带花。柷敔笙镛齐合奏,举头更见日光华。

月照乾坤岂得私,只缘近水倍光辉。况逢秋杪气犹爽,一笑从容尽醉归。

身依吴寺老,黄叶几回看。早讲林霜在,孤禅隙月残。井通潮浪远,钟与角声寒。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谒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