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诗二首

云气连山雨泻盆,莫投僧舍欲关门。
暂时洒扫宽行役,终夕崎岖入梦魂。
烦热暗消秋簟冷,烝濡未解夜灯昏。
二年游宦多劳苦,何日相従得细论。
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
已因无食聊従仕,深悟劳生不问禅。
未至莫忧明日事,偷闲且就此宵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虽有藤舆懒上肩。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诗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气连山雨泻盆,
莫投僧舍欲关门。
暂时洒扫宽行役,
终夕崎岖入梦魂。

烦热暗消秋簟冷,
烝濡未解夜灯昏。
二年游宦多劳苦,
何日相従得细论。

野寺萧条厌客喧,
雨披修竹乱纷然。
已因无食聊従仕,
深悟劳生不问禅。

未至莫忧明日事,
偷闲且就此宵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
虽有藤舆懒上肩。

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析和赏析:

云气连山雨泻盆,
这句描述了连绵不断的云气和倾盆大雨,形容了雨水的浩大和磅礴。这也可以象征作者内心的激荡和纷乱。

莫投僧舍欲关门。
这句话提到了僧舍要关门,暗示着夜深了,外面的人应该回家休息。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在夜晚寻找住处时对自己说的。

暂时洒扫宽行役,
终夕崎岖入梦魂。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行路劳顿的情景,暂时在寺庙里歇息,但内心仍然疲惫不堪,入眠时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宁静。

烦热暗消秋簟冷,
烝濡未解夜灯昏。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烦热的天气已经消退,秋凉渐至,却无法解除作者内心的烦恼。夜灯昏暗,意味着室内的光线昏暗,增加了安静和孤寂的氛围。

二年游宦多劳苦,
何日相従得细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辗转游历、官场奔波两年之久的艰辛和劳累。作者渴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共同探讨人生的细节和哲学问题。

野寺萧条厌客喧,
雨披修竹乱纷然。
这两句描绘了雨中的野寺景象,寺院空旷冷清,作者对喧嚣与纷扰感到厌倦。雨水打在修竹上,造成了混乱的声响,进一步强调了宁静和孤寂的对比。

已因无食聊従仕,
深悟劳生不问禅。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不得不从事官僚工作。作者深刻领悟到,艰辛的生活使人无暇顾及禅修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未至莫忧明日事,
偷闲且就此宵眠。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事情不要过分担忧,暂时享受眠息的意境。作者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担心明天的事情,应该抓住眼前的宁静时光,放松心情,享受夜晚的安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
虽有藤舆懒上肩。
这两句描述了天亮后离开寺庙归程的情景。由于路面湿滑,作者的芒鞋容易滑倒,而藤舆(一种简陋的交通工具)虽然可用,但作者却懒得搭乘,表示他对归途的漫长劳顿已经感到疲惫。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夜中的景象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辛劳劳累、渴望宁静和思考人生的情感。作者在行程中找到了一处寺庙作为暂时的栖息之地,但他的内心仍然不安和疲惫,没有找到真正的宁静。诗中透露出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对禅修思想的思考,以及对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人生哲学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才子南游多远情,闲舟荡漾任春行。新安江上长如此,何似新安太守清。

孤吟绕桐砌,时节又西风。怅望新秋在,欢娱往事空。柳条微减翠,蓼穗已飘红。正是多伤感,仍将别恨中。

嵌崯一岭晓光寒,胸次乾坤本自宽。高处何妨吞里港,倦时浑欲隐中盘。攒眉旧市谁安宅,加额残民自拥鞍。慈父母来千载遇,手将平易扫艰难。

早岁相知晚相识,抵掌回头已陈迹。万里从军壮此行,一箸鲈鱼留不得。夜静关山秋月明,莫听岭头流水声。平世功名须少壮,看君一箭下辽城。

飞溜无时断,行云一日停。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禅扃。岩岫方从认,松徨恰得醒。草花多掩敛,岸竹半伶俜。舟子应频唤,山农讶屡经。溅衣黄土重,侵屦碧泉冷。溪合高低白,林迷上下青。乍褰绵作障,重展玉为屏。古佛灵如在,微官德岂馨。心悬炷香案,容肃换衣亭。晚照催归骑,清风

吴歌楚舞送年华,忆着终还不似家。今日春风吹梦醒,铜山寺口见梅花。

露珠濯濯晓光新,红粉初施彩色匀。憔悴自怜非宋玉,东家何事亦窥臣。

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怀贞岁华晚,只有天地知。

东汉兴唐历,南河复禹谋。宁知瘴疠地,生入帝皇州。雷雨苏虫蛰,春阳放学鸠。洄沿炎海畔,登降闽山陬。岭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见花便独笑,看草即忘忧。自始居重译,天星已再周。乡关绝归望,亲戚不相求。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道消黄鹤去,运启白驹留。江妾晨炊黍,津童

月色满沧波,吾生乐事多。何人独醒者,试听濯缨歌。

金陵昨夜有降书,更说扬州一战输。淮北淮南清未了,又添军马下东吴。

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

梦生於想本来非,一自魂交百感随。漠漠茫茫无定准,若何据此卜前达。

环翠五六里,深藏三四家。风高鸣雁序,春暖茁兰芽。门苍分楠直,溪流带竹斜。我来风雪晓,倚杖看梅花。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楚州红梅如许红,作魔犹有几信风。天公笑人但饱饭,不辨青春看花眼。呼儿径买北湖酒,浇吾澜翻说诗口。莫教一片飞黄昏,唤取百舌来细论。

年如卫武尚安强,名似康成善一乡。三邑久知歌惠爱,西州何幸著循良。真清在昔传家世,治状由来籍庙堂。千载蒋山分未朽,芝兰玉树蔼余芳。

木落天清岚翠开,缓将脚力试崔嵬。千年洞府烟霞外,一壑水声风雨来。客路山川生日发,古人名字剥苍苔。平生感慨忘言地,俯见沧江忆钓台。

夜半瑶宫上会开,龙车声轧凤飞来。演穷灵宝玄元法,大梵天仙带月回。

灯火通衢苦未稀,望仙桥外独归时。风梳御柳娟娟淨,月傍觚棱故故迟。隐地轮蹄忘夜旦,几家楼合不金丝。时平睿泽天无外,帝力何曾尔辈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