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孔奋

甘同妻菜茹,极奉母珍羞。
一任时人笑,脂膏不自谋。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孔奋》是宋代诗人林同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孔奋的孝行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妻子和母亲的敬爱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甘愿与妻共同分担辛劳,尽心奉养母亲的珍馐。虽然遭受他人的嘲笑,却不图谋任何油腻的利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叫孔奋的贤者,他以孝行闻名于世。诗人通过描写孔奋对待妻子和母亲的态度,表达了孝道的伟大和崇高。孔奋甘愿与妻子一同分担家务劳累,对母亲百般呵护,不图谋个人私利,这种无私的付出和孝心让人感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孔奋的孝行,展现了孝道的内涵和价值。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孔奋对待妻子和母亲的态度与时人的嘲笑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甘愿与妻共同分担辛劳”表现了孔奋对妻子的关爱和尊重,而“尽心奉养母亲的珍馐”则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心和细心照料。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凸显了孔奋的品德高尚和伟大的孝道精神。

整首诗以孝行为主题,强调了孔奋对家庭的责任和对长辈的敬爱。诗中的嘲笑声与孔奋不图谋私利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孔奋坚守孝道的决心和品格。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传达了孝道的伟大和崇高,让人们深思孝道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华阀晃科峻,寒毡洛学开。燕子庭五桂,晋国手三槐。风幕南烹养,涂车北首哀。读书终不憾,九秩过江来。

老病侵凌不可当,时时揽镜自悲伤。西风吹散朝来酒,依旧衰颜似叶黄。

玉女鸣珂佩,投壶不忆题。刘安无复傲,殿殿叩星扉。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禡。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诧。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劳生遇闲境,顿使我心写。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小室舍东偏,满窗朝日妍。研池生细浪,香岫起微烟。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犹胜禅榻上,仅仅占三椽。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蛮语初未学,嶮绝闻人说。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所赖使君贤,余波能普及。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裴度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白居易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李绅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刘禹锡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前朝相补一官归,东海僧传五字诗。今日蒲轮徵不去,逢人笑指鬓边丝。

金虬衔日出,铁骑勒春回。天上青门隔,人间白发催。霜寒欺旧草,山晚放新梅。环堵甘牢落,东风枉却来。

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花前金缕衣。袅袅娉娉不自持。晚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

一二三四五,虚空阙处补。五四三二一,当门书大吉。好手挥斤去鼻泥,衲僧机妙安能识。蓦然识,百草头边露消息。

膏粱道之贼,资财人所奴。不如贫而乐,客至菜一厨。

南台御史忠贯日,当书妖狐屏无足。端方自是廊庙器,错落天球间宏壁。记曾缓带理江城,犹忆尊前坐谈容。春树相思白日晚,月梁人梦青灯夕。乘车戴笠高与下,倚樽看镜今非昔。壮心无复夜闻难,莫比司空发恨赤。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排方小带红罗襦,精神宛如冯子都。朝下手拈八尺殳,左旋右转风生躯。有时自擘双雕弧,命中叠发谁争呼。归来宾客满直庐,京城酒贵不住酤。

明入庭阴白,寒侵酒气微。夜深看更好,楼上渐人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