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天不仁兮降乱离,嗟余去此其从谁。
自胡之反持干戈,翠蕤云旓相荡摩。
流星白羽腰间插,叠鼓遥翻瀚海波。
一门骨肉散百草,安得无泪如黄河。

作品评述

诗词:《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天不仁兮降乱离,
嗟余去此其从谁。
自胡之反持干戈,
翠蕤云旓相荡摩。
流星白羽腰间插,
叠鼓遥翻瀚海波。
一门骨肉散百草,
安得无泪如黄河。

中文译文:

天不仁啊,降下纷乱和离散,
唉,我离开这里,是为了追随谁呢。
自从胡人反叛持起武器,
翠绿羽旗云朵相互摩擦。
流星一样的白羽插在腰间,
叠鼓声在遥远的海面上翻涌。
一家人的骨肉散落在百草间,
怎能没有像黄河一样的泪水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于宋代时期的作品,题为《胡笳十八拍十八首》。胡笳是胡人的乐器,这里以胡笳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战争和家国离散的痛苦和感叹。

诗的开头以“天不仁兮降乱离”表达了天命不公,国家遭受乱离的苦难。接着,诗人问自己离开这里是为了追随谁,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胡人的叛乱和战争场景。胡人反持干戈,翠绿的羽旗在云朵间相互摩擦,形成动荡不安的景象。流星一样的白羽插在腰间,叠鼓声遥远而激烈,犹如瀚海波澜壮阔,形容了战争的惨烈和动荡。

最后两句表达了家国离散的悲痛。诗人感叹一家人的亲人散落在百草间,形容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破碎和人员流离失所。同时,诗人以黄河的泪水比喻自己的泪水,表达了对乱世悲痛的心情。

整首诗以悲愤的语气抒发了诗人对乱世的痛苦和对家国离散的悲悯之情。通过对战乱和离散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忧伤,以及对和平安定、家庭团聚的向往之情。这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对于战乱和离散的深刻关注与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笑语隔幽丛。

帝城云物得阳春,水国烟花失主人。昨日天风吹乐府,六宫丝管一时新。

中兴诸将士,杀身报明主。生前七十创,死后一丘土。岭上生愁云,纷纷不可数。平生忧国心,气结不能吐。肝胆常轮囷,未知死何所。杯酒酹夕阳,临风泪如雨。

身畔无钗泽,何由葬礼奢。明时选人妇,先帝近臣家。白首持巾帨,青灯楫苎麻。寺西同窆处,风日怆寒笳。

千颗丰融怕日侵,楮生调护贵於金。直须待折囊封了,方见冰霜一片心。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右向霸陵逢醉尉,不须与说故将军。

数载俱流落,相逢鬓已秋。生涯同寂寞,书剑只淹留。沙阔随天尽,江平带日流。别离殊不惬,回首思悠悠。

水边帘幕远笼花,游女时时出浣纱。记得横塘沽酒处,画船明月载瑟琶。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满耳雷声动地来,窥窗银浪打船开。练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万雪堆。

家爱儿孙国爱臣,无邪慈教本来均。非因积善能传庆,安见天心语合人。席拥诗书才是乐,门多车马别成春。榜亭岂独荣樽俎,意欲推余劝里民。

清晨坐虚斋,群动寂未喧。泊然一室内,因见万化源。得丧心既齐,清净教益敦。境来每自惬,理胜或不言。亭柯见荣枯,止水知清浑。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难论。

荒园雪晴愁径滑,湿柴坚坐恋炉红。寒香委地梅无赖,嫩坼抽曲麦有功。瘴疠潜消人气乐,丰登定慰客途穷。暖寒破闷功无敌,赖有尊中腊酒醲。

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扶病寻君君未归,添香应惹踏门衣。东风未破桃花萼,雪压余英蝶乱飞。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应为开门近太清,故携歌管逐双旌。酒逢欢后宁论量,语到真时不属情。木叶吟风千籁作,菊丛含雨万珠明。知公几案常丰暇,诗思如泉日夜生。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冰簟银床倚石屏,芭蕉凉露湿秋庭。贞心试托湘江竹,吹向流云与凤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