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门送别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
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
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作品评述

诗词《洛阳东门送别》是唐代储光羲所作,内容是描述别离的场景。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洛阳的东门,我送别故友,
已是腊月的拂晓,迟迟尚有芳华。
不舍得让孤舟离去,
有如同两地春天般离散。
洛阳的花朵盛开明亮,
平津的水流泛着绿意。
在这天我们将不再见面,
莺儿的歌声徒自欢欣。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在洛阳东门的离别场景。诗人在腊月的清晨送别故友,心中满是不舍和离愁。他不舍得让孤舟离去,因为他们如同两地的春天一般美好。同时,诗人也描述了洛阳苑中鲜花盛开的美景和小平津的绿水,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和留恋之情。然而,他们在这一天将不再相见,只能听着莺儿的歌声来追忆彼此的思念。

赏析:
《洛阳东门送别》以离别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不舍和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洛阳苑中花明锦绣、小平津中水绿如玉,将别离的伤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更加深化了离愁之情。整首诗以“不舍孤舟去”和“两地春”为两个抒情点,交代了诗人与故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悲哀,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最后的“莺声徒自新”则给人一种回味悠长的意境。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别离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储光羲才情横溢的诗人才华。

作者介绍

储光羲,兖州人。登开元中进士第,又诏中书试文章,歷监察御史。禄山乱后,坐陷贼贬官。集七十卷,今编诗四卷。 扶风马挺,余之元伯也。舍人诸昆,知己之目,挺充郑乡之赋,予乃贻此诗。

诗词推荐

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乐府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乐府

常爱君房言语妙,仍钦叔度德名高。受厘宣室行膺召,置酒梁园喜誉髦。辩博方亲谈衮衮,别离俄起恨劳劳。临岐更辱殷勤句,衰拙何胜异日褒。

乐府

天台赤霞顶,峨眉翠云间。人物自楚楚,文采何斑斑。屈宋艳何摘,陶谢高可攀。咳唾随天风,万古辉此山。

乐府

劫壶廓空,一句圆通。苔生玉殿,体露金风。妙尽不知处,光回还借功。鉴像之缘而妙触非受,谷神之应而随呼不穷。

乐府

湍水萦回随所决,亦须顺道乃从流。若非所性元趋下,料可东西决得不。

乐府

四海张公子,胜尽盛赞贤。论心绚岁日,屈指遂轻年。鹜案翻新牍,鸡窗理旧编。迟君得小暇,已索赠游篇。

乐府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岁度思菽藻,茫然愧鹿车。

乐府

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

乐府

秋风吹拄杖,直到祝融颠。目击三千界,肩摩尺五天。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边。云气无遮障,分明在眼前。

乐府

小院春来百草青。拂墙桃李已飘零。绝知春意总无凭。卢女嫁时终薄命,徐娘身老谩多情。洗香吹粉转娉婷。

乐府

正好嬉游天作魔,翠裾无奈雨沾何。御街暗里无灯火,处处但闻楼上歌。

乐府

将道花黄醉彭泽,又还茱紫酌平湖。诗因得间时为赋,酒为无宾浅浅沽。蓝天色残千岩柳,霜花催满万汀芦。间行间坐云和水,不识天工怪我无。

乐府

伍员奔吴日,苍皇及水滨。弯弓射楚使,解剑与渔人。抉目观亡国,鞭尸失旧臣。犹为夜涛怒,来往百川频。

乐府

幽园有嘉植,盛夏乃繁阴。竹节见青眼,榴花开赤心。楼高可遐览,地近无远寻。时能卜胜地,于此盍朋簪。

乐府

同行自古不相肯,峰顶老人何足论。山凹落尽桃花片,流水依前绕竹门。

乐府

著书无复可藏山,朽骨何堪定眠观。从左右旋天倚盖,哉生死魄月循环。虚空身亦为吾患,见在心谁乞汝安。试问春风旧踪迹,不知天上与人间。

乐府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乐府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安所得。往居闾閈乏经过,闭门读书多废食。便从冠带向仕途,强颜希禄非贪职。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见如旧心相倾。谈经树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骑长鲸。

乐府

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才情风调有谁如。彷佛三生小杜。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青衫恨不到西湖。共湿黄梅细雨。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