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扶创裹血过家乡,四顾何人守四方。
梁楚淮南残一国,山河争属将狼羊。

作品评述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是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汉高帝刘邦的伟大历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扶持国家的事业,他经历了无数的战争,血染回家的路。四面望去,有谁守护四方的疆土。梁、楚、淮、南等地成为了分裂的国家,山河领土成为了将军们争夺的狼羊。

诗意:
这首诗词以咏史的方式讴歌了汉高帝刘邦的伟大事业和历史地位。诗人通过描绘汉高帝在战争中建立国家的艰辛过程,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诗中描述了当时诸侯争霸的局面,以及梁、楚、淮、南等地被分裂的悲惨景象,突显了汉高帝统一天下的伟大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汉高帝的光辉历程。通过扶持国家的事业,血战归来的场景,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刘邦在战争中的英勇形象。四顾何人守四方的问题,表达了对当时诸侯争霸的质疑和对刘邦的期望。梁楚淮南被分裂的景象,则凸显了汉高帝统一天下的重要意义。最后一句“山河争属将狼羊”,形象地比喻了将军们争夺疆土的残酷现实,突出了汉高帝背负统一天下重任的艰巨。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语言,展现了汉高帝伟大事业的光辉与意义,给人以深思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五老峰排连户色,万山寒耸入云株。

露香消渴桂花芳,天气偏饶八月凉。不是窅窳分得种,人间那得许清得。

平时怀独往,垂老患余身。林蔚常疑晚,山暄每过春。月来初有客,云去乍无邻。独喜阶前鸟,忘机旦暮驯。

溪头浊潦拥鱼虾,笑杀渔翁下钓差。棹取扁舟湖海去,悠悠心事寄芦花。

梅窗雪屋,还赋蓬仙寿。闻说今年胜于旧。有芝书催下,竹史颁春。山好处,留待文章太守。商霖消息近,缥缈闲云,一笑无心又出岫。纵高卧十年,八帙初开,天未许、闲向人间袖手。问西州千骑几时来,对月鹤霜猿,也教知否。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闤听讲仁王。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

间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到山若赴昆仑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社鼓村村急,春流岸岸高。双分待鱼鹭,红认隔溪桃。

二十四潭争一桥,惊泉喷薄几时消。一山瀑布归三峡,小小天风作海潮。

梅梢琼绽,东君次第开桃李。痛年年、好风景,无事对花垂泪。园里。旧赏处、幽葩柔条,一一动芳意。恨心事。春来间阻,忆年时、把罗袂。雅戏。樱桃红颗,为插边明丽。又渐是。樱桃尝新,忍把旧游重记。何意。便云收雨歇,瓶沈簪折雨无计。谩追梅。凭谁向说,只厌厌地。

花浮深岸树。迎新曦窗影,细触游尘。映叶青梅,记共折南枝,又及尝新。驻屐危亭,烟墅杳、风物撩人。虹外斜阳留晚,莺边落絮催春。心事应辜桃叶,但自把新诗,偏写修筠。恨满芳洲,倩晚风吹梦,暗逐江云。慢捻轻拢,幽思切、清音谁闻。谩有鸳鸯结带,双垂绣巾。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飞尽杨花见绿阴,飘然轻盖返家林。野堂泥落归双燕,纹簟风清戏一禽。秀麦柔桑皆有望,高轩华衮久无心。知君自得闲中乐,早寄新诗别后吟。

雪里红梅树,尊前白发翁。莫求颜色似,风致许渠同。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未把金杯心已恻。少年病酒还成积。一昨宦游来水国。心知得。陶陶大醉何人识。日近偶然频燕客。尊前巾帽时欹仄。致得沈疴盟枕席。吾方适。从今更不尝涓滴。

昔君乘紫骝,来猎荒城下。复乘紫骝去,不逢亭长骂。溪风欲涉时,山雪独归夜。此趣信所谙,羁官莫悲叱。

吴门不作南昌尉,上疏归来朝市空。笑拂岩花问尘世,故人子是国师公。

径转随高下,欹危乱石中。寒岩朝起雾。空谷夜生风。疏竹连残屋,惊麏逐断蓬。求栖问茅舍,非浅爱田翁。

髻上猩红斜约,眉间薄翠轻安。不要衾中送款,只消盏内留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